北汽、AITO产品均配备 华为鸿蒙系统加速“上车”( 二 )


为后续生态打开入口
前期搭载以外 , 智能座舱的后续盈利能力也为各方所关注 。
此前 , 特斯拉就推出“硬件预埋+软件付费”策略 , 以软件服务的形式为企业打开新的营收方向 。数据显示 , 2021年其全年软件服务及其他收费在特斯拉总营收中占比接近7% 。
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与设计创意学院双聘教授、人车关系实验室创始人马钧看来 , 智能座舱是传统汽车产业演变为生态产业的切入口 , 可以衍生出各类新商业模式 。借助于很多其他行业的成熟技术 , 如可穿戴技术、生命体征检测、毫米波雷达、数字孪生等技术 , 围绕智能座舱的新生态、新商业模式可以跑得更快 , 且变现的速度快 。
“我们很看中阿尔法S全新HI版上搭载的华为鸿蒙座舱 , 这是我们的一个窗口 。我认为未来车、家居、穿戴设备、公共设施四个大脑将是相通的 , 而鸿蒙系统能兼容自己和安卓系统 , 这个能力毋庸置疑 。所以我们觉得基于鸿蒙系统之后的二次开发 , 是我们这个品牌看重的 。”近期 , 搭载华为鸿蒙座舱的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本正式交付 , 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刘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如此表示 。
数据咨询机构IHS在《智能座舱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提出 , 智能座舱的终极形态将是一个智能的移动空间 , 随着人机交互与座舱感知技术突破 , 智能座舱也将进入多模交互、多屏融合、主动式内容服务和万物互联的新阶段 。未来交通出行与汽车使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 基于车辆位置与状态信息 , 为用户提供融合信息、娱乐、订餐、互联等多元功能 , 推动汽车真正进化为“第三生活空间” 。
中国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告诉采访人员 , 智能座舱的未来发展拥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 这也是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巨头们 , 都在大力布局智能座舱相关技术 , 以争夺智能汽车定义权的原因 。“未来的大趋势还将是车企与第三方企业合作 , 毕竟在科研能力、人才储备和体制机制上 , 车企都很难支撑起完全自主开发并独立开展技术迭代 。至于后续车企与科技公司合作可能出现的问题 , 我认为未来经过双方的不断磨合和调整 , 较终会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可以借鉴的商业合作规范或者说模式 。”颜景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