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工资很低,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想当官?( 二 )


除了这些官家的子弟外,其他许多的寒门弟子,也只能通过“读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毕竟如果出身贫寒 , 也没有资本来进行商业的运作,而读书是唯一可能性巨大的改变命运的手段 。所以比起没日没夜的干农活 , 还是有很多人对安逸的官位朝思暮想,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有些治国理念和想法的有志青年 。
与商业相比较完 , 再拿当官的收入来对比一下农业 。这个自不用说,自古以来农作物种植业都是靠天收 , 历史上出现旱灾涝灾的年代也不少,如果哪年正好撞上了自然灾害,农作物颗粒无收,百姓就只能干等着挨饿 。但是当官就明显不一样,当官来的俸禄最起码要比种稻子来的稳定,就算不多,起码每个月能保证有饭吃 。
再者就要谈论到明朝风风火火的贪污现象了,因为朱元璋实在是太过抠门,但官员也爱财,所以这个时候 , 面对一些外来的贿赂 , 官员们肯定是收不住手脚的 。再加上那个时候多数皇帝对贪腐的管制其实没有那么严格,基本所有的官员都会拿到比工资多一点的收入 。

明朝官员工资很低,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想当官?

文章插图
3、明朝官员工资有多低《明史》的编纂者曾对明朝官员这样点评道,“自古官俸之?。从腥舸苏摺?。明朝在我国古代史上是十分光辉的一个朝代,为何大明朝公务员的薪酬会如此低呢?可是我们又很少能从影视剧中发现这点,反倒是生活滋润的贪官一个接一个的,那他们的薪酬究竟多少呢?
朱元璋时期就规定了官员的薪酬 , 从最高的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到最低的从九品五石 。此规定中将粮食作为俸禄单位,以及用纸币“大明通行宝钞”作为补充,这种俸禄方法一直用到了明朝灭亡 。
原本这个俸禄标准是没问题的,县令每个月也会有七石大米,吃饱饭是没问题的 。可是明朝没多久就迁都了,原来的首都南京紧靠着江南鱼米之乡,粮食足够,交通快捷 。每年粮食刚出产出来就可以运送到首都,官员们的俸禄也是年年到位 。可是在首都迁至北京后,南边的粮食只能通过大运河送到北京了,导致粮食变得更为宝贵 。光是供给皇族吃饭就现已够呛了,公务员们的俸禄只能变相发放了 。
从明成祖朱棣开始,皇帝们就开始想出各种馊主意来发放俸禄 。永乐年间,皇帝将西洋番国进贡以及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许多香料作为薪酬发放给了官员们 。官员们懵了,这香料又不能当饭吃,卖又没人要,这天天吃啥呢?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官员集体反对“下西洋”情况,也是有被香料给气到了的原因 。
这还不是最气的 , 后来还有直接发放大明通行宝钞的 。这纸币在明朝是代代价值降低,万历年间时已达到了“百贯宝钞不值数十文钱”的境地 。官员们拿着这些“巨款”去店里消费,人家根本不认这宝钞 , 大约也只有皇帝认了 。
明朝官员工资很低,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想当官?

文章插图
尽管官员们明面上的薪酬跟曾经相同,可是实际却少了许多 。
“月用之资不过十日”——天顺年间的内阁首辅李贤,一个月的薪酬只够用十天 。
“罢政居家,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以给朝夕”——弘治、正德年间的内阁首辅、太子太师李东阳 。他三个儿子都早夭了,家中人也不多 。只靠死工资的李东阳最终都没有积蓄 , 靠着给他人写诗文的润笔费勉强过日 。身后仍是学生以及曾经的搭档凑钱办的葬礼,“门人故吏醵金钱赙之,乃克葬” 。
那为何仍是有许多日子过得十分滋润的官员呢?这我们都猜得到 , 灰色收入 。明朝对于官员的优惠政策仍是有许多的,比如革除徭役、革除税收等 。许多官员就使用这些规矩以及手中的权利去吞并大众田产,兼职成为不必缴税的大地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