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板在中国古代也是地位的象征 。如《北史·李穆传》∶"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 。"是说,一家有百余人位居高位 。另明朝归有光《项脊轩志》∶"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归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象笏勉励他勤奋读书 , 希望归有光将来也能执笏在朝为官 。
文章插图
3.清朝为何废弃笏板到了清代,笏板被彻底取消,又是什么原因呢?笔者看到大部分资料都这样解释:“满族人是以骑马为主 , 手要拿鞭子牵马绳,空不出手来拿笏,于是就不用了 。”,笔者感觉到这样解释太随意并且太富于想象 。因为笏板是用来上朝用的,您听说过谁在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骑马?岂不是开玩笑?!因而多说一句 , 现在的不少历史文章很多都是胡言乱语 , 没有一点严谨的历史考据精神 。
那么真实原因何在?以笔者揣摩,主要有四点:
第一是清朝满洲人统治,因而尽可能摒弃汉人传统 , 延续满族人风俗,而在满族议政传统中,从未有过笏板一说,况且清初大臣主要是满族人,因而并非是废弃笏板,而是从来就没有过,并且后来这一礼制就没有被提出来 。
第二,清朝皇帝,大多比较勤政 , 对大臣的升迁,很注重口才和应对能力,因而用笏板显得缺乏主见,应对迟缓,很难受到重用,因而汉族大臣也入乡随俗,不再使用笏板 。
第三,服饰制度的演变,清代官员的朝服,多为袍服,没有明代以前的那种腰带 , 因而插笏无从存在 。
第四,纸本奏章成为朝廷议事的主要形式,许多需要讨论的话题,大多都以奏章文稿形式上奏给皇帝,因而不需要再用笏板提醒 。
- 法国人笔下的清朝是什么样子的?宛如两个世界的人
- 吴三桂投靠清朝的时候兵力有多少?
-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有多严重?
- 清朝的斩监候是死缓的意思吗?究竟是斩还是不斩?
- 为何说清朝是“六无”朝代?
- 清朝的披甲人是什么人?
- 明朝官员工资很低,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想当官?
- 为什么清朝人都那么丑?这里面有什么原因?
- 岳钟琪和年羹尧的关系
- 为什么宋朝贪官那么少?和官员工资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