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和珅之事过后,朝野上下的大臣们,无不弹冠相庆,拍手称快 。而且,对于嘉庆帝的“广开言路” , 积极“纳谏”一事 , 更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身为明君的治国作风,也为了向大臣们进一步表明自己“广开言路”的“诚意”,嘉庆帝平反了在乾隆帝执政时期,因为直言不逊而获罪的曹锡宝和尹壮图两位“忠臣” 。
文章插图
这在当时的清朝,更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
原本,早已沉寂的政治氛围,在嘉庆帝大刀阔斧的举动中,犹如一潭死水被打破,言路大开 。上到国家的朝廷重臣,下到地方的无名小官,都可以上书进谏皇帝 , 对朝政治国提出意见 。一时间 , 人们心中嘉庆帝的形象 , 瞬间变得无比光辉 。但是,万事万物有利就有弊 , 随着言路的开放,各种各样的治国意见,随之而来 。
毕竟,言路大开就会涌现出更多愿意为国家积极进谏忠言的大臣,但是,“忠言逆耳”从来都不假 。
然而,这些忠言的到来,却极大地突破了嘉庆帝“纳谏”的底线 。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积极纳谏带来的后果 , 这是他不愿意面对的 。可以说,他只是把纳谏作为树立自身形象,拉进君臣之间距离的一个工具而已 。最终,这一切的忠言,慢慢引起了嘉庆帝的反感,因为,当初他选择广开言路,也只不过是希望更多的“合于己意”的“正言”涌现出来 。
所以,那些“逆耳之言”,嘉庆帝开始越来越反感 。
而最初 , 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嘉庆帝选择了忍耐,他心中打算 , 这种对于治国无益的所谓的“妄言” , 终究,是成不了大气候的,由此,他选择了鼓励官员们继续大胆进谏 。但是,在君主这样的诱导之下,越来越多的尤其是那些涉世未深的知识分子们,内心炙热地以为自己生逢幸世、遇到明君 , 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学了 , 所以,便开始大肆地抨击朝廷的弊病 。
文章插图
甚至,还有人肆无忌惮地批评嘉庆帝的所作所为 。殊不知 , 嘉庆帝却是一个擅长玩“阴谋”的政治家,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官员,落入到了嘉庆帝用“纳谏”设下的陷阱之中而不自知 。
在清朝的历史中,洪亮吉一案,就是嘉庆帝时期最典型的例子 。
洪亮吉是嘉庆时期一位典型的学者型官员,也是一位饱读之士,当时,任职翰林院编修 。因为,洪亮吉博学多才、精通经史,所以,对于乾隆末年,以及嘉庆初期面临的治国问题 , 有着特别清晰的见解和认识 。在后来的史实中,通过洪亮吉的作品《治平篇》以及《生计篇》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洪亮吉对于当时的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也是他最早提出:“过快的人口增长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
平时的洪亮吉,就是一位性情耿直,直言不讳的人 。当遇到嘉庆帝“广开言路”的治国策略之时,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想要为国家励精图治、为民造福的伟大抱负,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将近六千字的进言书,并拜托军机处大臣成亲王,以及吏部尚书朱珪与吏部右侍郎刘权,辗转将这封谏言书呈交给了嘉庆帝 。然而,在这份进言书中洪亮吉用词十分激烈 , 他认为:“当时的国家,嘉庆帝虽励精图治,但是,没有将措施运用到根本,国家还是世风日下 , 赏罚不明... ...”
并且 , 还说道:“嘉庆帝看似广开了言路,实则言路未通畅 , 大臣们看似整肃了朝政,其实 , 朝野内部依旧是一片混乱... ...”除此之外 , 对于很多大臣的做法,洪亮吉更是给出了十分露骨的抨击 。他认为:“大臣们大多都是欺软怕硬之辈,整天都在研究如何取悦皇帝而升官,没有人愿意站在为百姓造福的角度,为国家贡献力量... ...”而最为过分的则是在进谏书的最后,洪亮吉居然劈头盖脸地讽刺嘉庆帝 。
- 隆庆皇帝在位多少年?
- 明朝万历皇帝为在21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找陵寝的位置了?
- 昭宣中兴汉昭帝有多少功劳?霍光才是背后功臣
- 隋文帝为什么要关闭学校?此举并非反对教学
- 和珅的靠山除了乾陵皇帝外还有谁?
- 朱棣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大哥朱标妻儿的?朱允炆下落成谜
- 汉武帝为什么要处死钩弋夫人?都是为了汉昭帝
- 九天玄女为何会传授黄帝兵法?
- 黄帝的女儿女魃是什么神?为何人人都避而远之?
- 雍正当皇帝后为何从不去避暑山庄?真的是怕康熙的阴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