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张氏在母亲的推举下,同意先将孙氏接进宫中,和皇长孙相处一段时间,并仔细观察,如果确实是良选 , 那么就奏明成祖皇帝,择吉日册立其为皇长孙妃 。彭城伯夫人得到太子妃首肯后便返回永城,将这大喜之事告诉了孙忠,孙忠自然欣喜不已,立即同意将年幼的孙氏送到京师 。
于是,永乐八年(1410年)年初 , 孙氏在彭城伯夫人的亲自护佑下,从老家永城来到京师,进入东宫,由太子妃张氏亲自收养抚育,开始了和皇长孙朱瞻基朝夕相处的日子 。这一年 , 皇长孙朱瞻基十二岁,孙氏十岁左右 。
朱瞻基和孙氏当时都住在皇太子的东宫中 , 日日都可以见面,在长辈们的言谈之中 , 彼此也大致知道对方基本上就是自己日后的嫁娶对象,所以两个小孩儿之间的感情很融洽,无话不说、称得上青梅竹马 。
成祖为稳固国本 , 同时也是为了消弭几个儿子彼此之间为了争夺储位而生出的嫌隙和觊觎之心 , 在永乐九年(1411年)正式册立皇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 。永乐十五年(1417年) , 皇太孙年满十八,即将成年 , 成祖欣慰于皇太孙的茁壮成长 , 同时也是寄希望皇家人丁兴旺、繁衍绵长,于是下诏为皇太孙选妃,命有司于大明各布政使司挑选良善清白人家符合条件的女儿入奏以备选太孙妃 。其中被太子妃养育在东宫已经七八年了的孙氏,因为是皇太孙外祖母亲自选中,又早早入宫,在宫内被抚育了数年,所以被视为此次为皇太孙选妃的大热人选 , 中选的呼声最高 。
但成祖毕竟不是普通人,想法和一般臣子不一样,在前往各地挑选皇太孙妃人选的使臣返回京师向成祖汇报入选的准太孙妃名单时,不知何故,成祖并没有如其他人认定的那样 , 把早就养育宫中的孙氏册立为皇太孙妃,而是以司天监的奏报为准,用天象、吉兆等加以甄别 , 最后确认山东济宁锦衣卫百户胡荣第三女行为举止庄重,性格沉稳仁厚、品德天性贞一,为皇太孙妃的上佳人选 。
于是成祖下诏布告天下 , 以胡荣之女为皇太孙妃 。而此前呼声最高的孙氏,则一并册立为皇太孙嫔 。胡氏,闺名“善祥”,这就是后来的宣宗皇帝原配皇后胡善祥 。
文章插图
这个结果让一心想让孙氏成为外孙的正牌太孙妃的彭城伯夫人大失所望,对亲家成祖皇帝的决定也腹诽不已,甚至要亲自进宫和成祖及女婿皇太子朱高炽当面理论一番 。还是女儿太子妃张氏出面多次劝解她、又转回头抚慰因为几乎到手的太孙妃位置居然丢掉了而郁闷不已的养女孙氏,如此良久,这才使得一老一少两个自觉颜面无光的亲人逐渐平复心中的失落感 。而孙氏在如同养母一般的太子妃劝慰下,最后也不情不愿地接受了太孙嫔的称号 。
【胡善祥为什么被废】永乐十五年(1417年)八月,皇太孙朱瞻基和太孙妃胡善祥、太孙嫔孙氏的婚礼在京师皇宫东宫内正式举行,成祖皇帝、皇太子、太子妃、彭城伯夫人及其他后宫嫔妃、宗室大臣们都亲自前来观礼 。因为太孙妃胡善祥是皇祖亲自选定并下诏册立的,所以原本属意孙氏为太孙妃的朱瞻基丝毫不敢有什么反对意见,老老实实地和素味平生的胡善祥依礼制成亲,而从小相处、亲密无间的孙氏只能屈居太孙嫔的位置 。
在成祖的赫赫皇威之下,皇太孙即使再喜欢孙氏,也不敢将其擢升为太孙正室地位 , 在之后的永乐年间,太孙妃胡善祥的地位稳固 , 和丈夫朱瞻基的关系虽不能说如漆似胶,感情深厚,但总能保持正常夫妻感情 , 并无隔阂 。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时候,太孙妃胡善祥还为皇太孙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孩子---顺德公主,数年之后,胡善祥又生了第二个女儿--永清公主 。婚后连生两女,可见朱瞻基和胡善祥的夫妻之间还算是比较和睦,起码是正常的夫妻关系 。
- 汉献帝为什么把皇位禅让给曹丕
- 唐朝为什么打不过吐蕃
- 古代的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
- 李莲英墓为什么只有头
-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为什么很快就灭亡了
- 秦二世为什么要把秦始皇的子女全部除掉
- 宋慈被尊为世界什么鼻祖
- 乾隆皇帝后宫为什么有那么多汉朝女子
- 朱元璋为什么不让蓝玉辅佐朱允炆,而是要将整个武人集团除尽
- 狄仁杰为什么是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