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二 )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 , 可以趋利避害 。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 , 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 , 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 , 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又或者将艾、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晋代《风土志》中有载“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 , 帖以艾叶 , 内人争相裁之 。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 , 以驱邪却鬼” 。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大习俗 。粽子 , 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 , 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 , 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宋朝时 , 已有“蜜饯粽” , 即果品入粽 。元、明时期 , 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 , 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 , 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 , 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现在 , 每年端午,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 。但这里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 。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
栓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节清晨 , 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 , 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 , 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 , 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双莲并蒂等形状,象征鸟语花香,万事如意 , 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