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中尉(中尉,掌徼循京师 。武帝时,改称执金吾《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一职的苍鹰郅都是怎么跟窦太后产生纠葛和矛盾的呢?这得从临江王刘荣说起 。
这个临江王刘荣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叫做“栗太子”,也就是汉景帝刘启与栗姬生的儿子,曾经被立为太子 , 结果被刘彻(当时还叫刘彘)一句“金屋藏娇”给搅黄了,栗太子变成临江王,刘彻在准丈母娘(刘启之姊刘嫖)和母亲的联手推送下,成功上位,并成了一代雄主汉武大帝 。
文章插图
栗太子变成临江王之后 , 嫌自己的王宫太小 , 在扩建工程中动了太岁头上之土:“侵庙壖垣为宫 。”这里的“庙”,指的是宗庙,也就是供奉刘家老祖宗的地方 。本来侵占宗庙土地,在臣子百姓身上,是弥天大罪,但这都是老刘家自己的事儿 , 咋处理还得听皇帝刘启的 。于是汉景帝把刘荣一案交由苍鹰郅都审理(自然是不可能用刑的 , 但是刘启把亲儿子交给郅都,估计也没安好心) 。
刘荣在审讯期间要求亲自给汉景帝写信认错 , 但是郅都不肯提供刀笔和竹简,魏其侯窦婴却悄悄提供了:“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弗与 。魏其侯使人间予临江王 。临江王既得,为书谢上,因自杀 。”
即使到了汉武帝时期,皇帝看的“书信”也是竹简木牍,有条件的用毛笔写 , 没条件而又想长久保存的,用刀子刻,这就是“刀笔吏”一词的由来 。事实证明,郅都不给提供刀笔是正确的,因为拿到刀笔写完信之后,刘荣就自杀了——读者诸君请想想看:在软禁中的临江王刘荣自缢是不可能的,因为那需要时间,还要找地方拴绳子,只有用刀最便捷,那么这自杀用的刀子从何而来呢?
违规而且是暗中提供刀子的魏其侯窦婴没事儿,中尉郅都却倒了霉:“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 。”
文章插图
汉景帝刘启知道郅都在整个案件中没有犯错 , 所以就把郅都外放 , 以免窦太后进一步加害:“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 , 得以便宜从事 。”
之所以说郅都比李广干得还好,对匈奴更有威慑力,是有史料记载的:“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 , 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郅都守雁门,匈奴不敢进犯 。那么李广守边的时候,《史记》又是怎么夸奖的呢 , 咱们来看一看:“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
这就是说,李广戍边 , 匈奴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而李广多次与匈奴交战,居然没有封侯,可见战功几乎没有 。这就不能不让我们质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到底说的是卫青还是李广了——李广当过多地太守,匈奴可是一点都不惧,经常过来挑事儿 。
匈奴曾经生擒李广,李广最后逃归,而全军覆没被俘后逃归,也被当成了李广的战绩大书特书 。但是苍鹰郅都守雁门,匈奴不但不敢来犯,就是拿“郅都”当靶子,都心慌手颤射不中:“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 。”
文章插图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人纳闷而且愤慨:“匈奴患之 。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 。《史记》”“匈奴患之 。乃中都以汉法 。”
我们宁愿相信不是匈奴收买人向窦太后禀报郅都在雁门的 , 因为果真如此的话 , 窦太后就太过分了 。而汉景帝为了当孝子,对手下人可是刻薄寡恩到了极点:当太子的时候用棋盘削死了吴王世子,七国之乱朝服斩晁错于市 。这次窦太后要杀威震匈奴确保一方平安的苍鹰郅都,刘启只是弱弱地说了一句:“郅都是忠臣” 。窦太后拿出广场老太的气势撒泼:“郅都是忠臣,临江王刘荣就不是忠臣了吗?”
- 酷吏来俊臣下场如何?深得武则天信任最后却被灭族
- 西汉丞相陈平能力如何?
- 曹参有哪些功绩?
- 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 霍光一生有哪些功绩?
- 曹参为何选择遵循萧何法度
- 西汉是如何由盛转衰的?为什么说是因为汉武帝太子之死?
- 刘秀为何要延续西汉,而不是改朝换代?
- 西汉丞相张苍一生活了多少岁?
- 窦太后为何处死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