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上国在清朝是如何形成的?( 二 )


这种“天下观”到了秦汉以后 , 则体现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一种“朝贡关系”,如汉代与乌桓、扶余、月氏等国的外交关系 。到了曹魏时期则“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支、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武功的强盛 , 这种关系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 。如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由于其一视同仁,“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因此,周边国家对唐太宗极为拥护,称之为“天可汗” 。

天朝上国在清朝是如何形成的?

文章插图
二、朝贡外交下的天朝意识
【天朝上国在清朝是如何形成的?】到了宋代,其所面对的外交关系是极为复杂的 。周边的少数民族已经与过去不同了,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化运动,除了风俗、服饰、饮食等方面可能与汉人存在较大差异外,在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与汉人几无差别 。如辽、金、西夏都进行了改革,政治制度仿照汉族政权而设立,并采取科举取士,信奉儒家文化 。说句不恰当的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因此,我们再看待宋朝的时候不能一味的批评它对外军事软弱,如果能够理性、客观的看待当时的政治格局就不会得出如此充斥着情绪化的、婴孩般的想法 。
面对如此险恶的外交关系,因此华夷之别这个问题重新被唤醒,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宋太宗时期采取过“雍熙北伐”,可惜功败垂成 。如此,传统的朝贡贸易便不复存在 , 宋朝甚至还要向这些国家输送“岁币” 。如此,宋朝士大夫的民族自尊心空前强化,对夷夏之别的问题更加强调 。虽然在军事上无法战胜这些国家,但至少在文化上是有优势的 。如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写过《中国论》 ,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他希望“四夷处四夷 , 中国处中国,各不相乱” 。因为四夷的风俗是“被发纹身”、“毛衣穴居”,与中原绝不相同 。
天朝上国在清朝是如何形成的?

文章插图
三、走向奔溃的虚幻的天朝意识
明清时期,“天朝意识”可谓是登峰造极,如明太祖攻打蒙古的口号便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明朝鼎定后,为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 朱元璋说道:“万国来朝进贡,仰贺圣明主,一统华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东西 。讬圣德,胜尧王,保护家国太平,天下都归一 。”这样使得明朝维护了与周边国家较为良好的外交关系,而支撑这种关系的便是朝贡外交 , 周边国家只要承认明朝,就会得到很多赏赐,郑和下西洋便是将这种朝贡贸易发挥到历史上的顶峰 。
明朝我们不再展开,就说说清朝吧 。关于“天朝上国”最为有名的当属马戈尔尼访华 。当时使团不愿意下跪 , 而乾隆皇帝认为这有关国体,断不可议论 。最后马戈尔尼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妥协,采取了单膝下跪的折中做法 。
天朝上国在清朝是如何形成的?

文章插图
此外,更为离奇的是英国国王给乾隆皇帝的来信,被翻译者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变成了一副谄媚、讨好的样子 。“如今闻得各处惟有中国大皇帝管的地方,一切风俗礼法比别处更高,至经至妙,实在是头一处,各处也都赞美心服的 。故此越发想念着来向化输诚 。”明眼人一看,这封书信就是被篡改过的 , 但乾隆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依然沉醉于其中 。
这无疑是一种虚幻的想象,一种盲目的陶醉!这是十分可笑的,既缺乏自知之明,也缺乏知人之明,无论什么时候也是需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