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子女众多,司马懿是怎么从他们手里夺走皇位的?( 二 )


司马懿能看出刘备局势不稳定,并进言曹操趁势而上,他的洞察力可见一斑 。在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想要逃避关羽的威胁 , 想要迁都,而司马懿进言,“于禁被水军所淹,不是战守上的失误,对于国家的大局并没有大损失,为此而迁都,既是向敌人示弱,又会使淮河汉水一带人心不稳;刘备、孙权外亲内疏,现在关羽坐大,孙权必定更不高兴,把这事告诉孙权,使他牵制关羽,则樊城之围自解 。”曹操从其计,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取公安 , 关羽被其俘杀 。司马懿的谋略才能可见有多厉害 , 能在混乱局势中看清楚出实际情况 。
司马懿还是稳定国家局势的砥柱 。曹丕死后,孙权得到消息便攻打魏国,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 。司马懿击退了孙权,又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 。曹丕死后,孟达失宠,诸葛亮即暗中跟他通信,图谋叛魏 。司马懿得到消息以后,八天的时间就赶到了离宛城1200里的新城,亲自扼杀了孟达造反的野心 。可见司马懿对巩固魏国局势有多大贡献 。
司马懿最厉害的就是与诸葛亮交锋 。诸葛亮自从蜀汉被困于巴蜀之地时 , 就强调要北伐打出一个通道 , 北伐持续了七年,可最终失败了 。为什么会失败?一是因为诸葛亮是以一州之力抵抗魏国,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碰上了对手司马懿 。司马懿连连挫败诸葛亮北伐的计划,他以不变应万变 , 不跟诸葛亮正面交锋,活活拖死了诸葛亮 。
总的来说,在正史中,司马懿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并不是像演义中写的一样是反面人物,他的厉害程度也不亚于诸葛亮 。
最后的赢家,为啥不是阿瞒、皇叔、仲谋等“凤头”,而偏偏是司马懿呢?

曹操子女众多,司马懿是怎么从他们手里夺走皇位的?

文章插图
(一)韬光养晦功夫是他的绝技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在南阳高卧的孔明 。没过多少时日,孔明就声誉鹊起,如日中天 。要说司马懿参加工作的时间和孔明差不多,但却一直是未入流的弼马温级人物 。曹操罢免了三公,出任丞相之后,任命司马懿为文学掾 。
《新华字典》释义,“掾”系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类似现在干部职级中最低的办事员 。文学掾嘛就是负责文字工作的办事员,上班就是搞抄抄写写,一般来说没啥权利 。
曹操平定汉中后,司马懿成了主簿,和恃才傲物、以后因“鸡肋”事件被杀的杨修同一个级别,说到底也还是一个七品芝麻官 。到了《三国演义》的后半部,在曹丕继位以后,司马懿才摇身一变,成为大权在握的重臣 。
为啥在曹操生前司马懿默默无闻、无所建树呢?不是司马懿本人在庸庸碌碌混日子,而是司马懿还没瞅准“亮剑”的最佳时机,在韬光养晦哩 。
司马懿早已规划好了自己顶格爆棚的人生宏图,那就是夺取最高权力,不只是做郭嘉那种高参,也不是当夏侯惇那类猛将 。曹操文韬武略,有勇有谋,个人能力绝对超群,刘备和孙权虽然也是独霸一方的豪杰,但和阿瞒比只算“小巫”哦 , 只有依附曹操才不输在起跑线上 。
问题是阿瞒虽求贤若渴,却十分多疑 , 有睡觉带剑、梦中杀人等毛病 。自己如果露出些许锋芒就会被打压 , 难料后果 。杨修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 这书呆子没有野心只有酸腐气,只因卖弄点小聪明脑瓜儿就被卡嚓了 。
他知道自己在曹操的有生之年,不要做出大作为,觅机稳步发展才是万全之策,这样才能为子孙后代铺好执掌最高权力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