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为什么秦国三十年后才灭了它?( 二 )


范睢之所以愿意让秦军撤军,自然不是为了帮助韩赵两国,或者收了苏代的贿赂那么简单 。真实的原因是,范睢是当时的秦国宰相,在秦国内部的地位仅次于秦王 。而长平之战以后,白起凭借着战功,已经足以威胁到范睢的地位 。如果让白起顺利平定赵国,那么毫无疑问,白起一定会居于范睢之上 , 这是范睢不能接受的 。
所以 , 范睢最后以秦军‘疲乏’为名 , 说服了当时在位的秦昭襄王 , 下令让秦军撤退 。当然,作为代价,赵国需要割让六座城池 , 献给秦国 。
就这样 , 秦军退兵,赵国灭国之危 , 暂时被解除了 。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为什么秦国三十年后才灭了它?

文章插图
秦军退兵之后,按照当初的协议,赵国需要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 。但是,赵孝成王却并没有这样做 , 反倒是采取了大臣虞卿的计策,割让了六座城池给齐国,以此和齐国交好 。赵孝成王很清楚,如果将这六座城割让给秦国的话,会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 。此消彼长之下 , 下一次秦国再次进攻赵国,赵国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挡得住的 。反倒是用六座城去贿赂齐国,可以换来齐国的承诺 。一旦未来秦国再次出兵,齐国会同时出兵帮助赵国进行抵抗 。
除了交好齐国之外 , 赵孝成王还积极和其他几国搞好关系 。不但和魏国订立了盟约,同时还将灵丘地区给了楚国的春申君,以此交好楚国 。对于韩国和燕国,赵孝成王亦是选择极力交好 。
如此以来,除秦国之外的五大强国,几乎都被赵孝成王打点了一遍 。一个脆弱的攻守同盟,已经渐渐成型 。
当然,这还不够 。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为什么秦国三十年后才灭了它?】几个月之后,当秦昭襄王发现,赵国非但没有割让六座城给秦国,反倒是积极联系其他五国,顿时大为恼火 。秦昭襄王当即下令,让五大夫王陵统领秦军,直接进攻赵国国都邯郸 。
但显然,此时的赵国,已经度过了之前最为虚弱的那段时间 。而秦国这边,也错过了进攻赵国的最佳时机 。
秦军这边,主帅王陵并不是一个特别善战的将军 。据史书记载,当时白起结束长平之战,返回秦国之后,就生了一场大病 , 无法再担任秦军主帅,这才让王陵做了主帅 。不过 , 后世史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 , 白起确实是病了,无法担任秦军主帅之位 。也有人认为,是此时白起知道了范睢的谏言,心中不忿,所以假装生病,故意推辞了主帅之位,所以秦庄襄王只能选择王陵作为统帅 。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为什么秦国三十年后才灭了它?

文章插图
而当王陵带着几十万秦国精锐,进入赵国之后,一路势如破竹 , 很快就打到了邯郸 。此时的赵国 , 虽然已经度过了之前最虚弱的那段时间,但依然没能组织起强大的军队,只能任由秦军一路长驱直入 , 直抵邯郸 。
邯郸之战,就此爆发 。
不过,当秦军抵达邯郸之后,赵国却表现得极为顽强 。老将廉颇统领赵国军队 , 顽强坚守;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只为募集更多的军队,最后甚至将自己的妻妾都编入了军中 。而赵孝成王本人,亦是坚决主战,积极鼓励动员赵国百姓进行抵抗 。
依托邯郸的牢固城防,再加上秦军主帅王陵,能力远不如白起,赵国在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最后竟然真的成功挡下了秦军 。秦军这边,王陵围城数月,都没能打下邯郸,反倒是折损了不少士兵 。对此 , 秦庄襄王勃然大怒,临阵换下了王陵,打算再次任用白起 。然而此时 , 白起却再次拒绝了秦昭襄王的征召,所以秦昭襄王只能让王龁为主将,继续围攻邯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