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由于穷弱 , 几代不分家,数世皆同堂,为的是抱团取暖,因此秦国乡村萧瑟 , 城市肮脏无序 。商鞅变法后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然后按人口数量分给百姓人家,从而改善了秦国的经济状况 。在经济条件具备后,商鞅强制各家分户,父子不得同居一室,兄弟要各立家业,聚小户为村落,聚村落为市邑 , 改变了秦国的乡村城市面貌 。
《史记.商君列传》中写道: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 。当时的鲁国、卫国虽然不是战国七雄,虽引领天下文明,商鞅治秦二十年,使得秦国文明程度到达鲁国的水平,确实不容易 。
其实,商鞅实行这种别籍异财的制度,最根本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 , 当初商鞅从魏国慕秦孝公的求贤令而来 。他准备了三套方案要说服秦孝公重用他,在他三次面见秦孝公的时候,分别说以“帝道”、“王道”和“霸道” , 秦孝公很明显的只对“霸道”感兴趣,他想要在有生之年实现秦国的强盛,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商鞅变法,两个人的目的就是在短时间内富国强兵,变法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个目的展开的 。
【商鞅变法的时候,为何要鼓励分家呢?】商鞅变法之前,准确来说应该是战国之前,一般都是“同居共财”的大家庭 , 其中的核心小家庭是不独立的,即大家长就是这个大家庭的父亲,儿子即便娶妻生子了也不算独立,没有独立的土地和财产 , 这样建立起来的制度使得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观念深重,而且有一点是,当时的服役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即一个家庭只需出一人来服役,除非发生重大的事件的时候,家庭中另外的余子才会服役,赋税也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这种大家庭制度逐渐落后,最明显的是,大家长逐渐养不起一大家子人口了 。家庭中的其余男劳动力往往变得懒惰 , 只想靠着大家长养家,这就如同如今的啃老一族,自己不愿意上班干活 , 就靠着父母养老 。因此分家成别籍异财能改变这种局面,让所有的劳动力都加入到农耕劳作中去,有利于国家发展农耕经济 。
而商鞅的最主要目的还在于增加国家的赋税和服役人口 。将大家庭变为小家庭,户数增加 , 服役人口也增加,这对于富国强兵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因此商鞅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最主要的就是为秦国增加赋税和服兵役的人口 , 而这项制度的好处还不仅仅如此,核心家庭便于管理,农耕经济也得到发展,同时 , 秦人戎化的习俗也得到改变,向中原文明化靠近 。等等 。
- 职场技巧 职场技巧的重要性
- 历史上吴国到底是如何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 孕妇可以吃苦瓜吗 孕妇可以吃苦瓜吗 m由来cn
- 商鞅最后惨死的原因是什么?
- 秦惠文王心狠手辣要车裂商鞅,商鞅当时为什么不反抗?
- 吴国最终灭亡,真的是因为夫差的昏庸吗?
- 为什么春秋时期会涌现出那么多的思想大家呢?
- 长平之战白起真的活埋了40多w士兵吗?
- 秦穆公向西攻打犬戎的目的是什么呢?
- 春秋称霸的越国,为何会在战国落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