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理由相信 , 当时齐桓公说这话的时候,很可能只是想客气一下 。毕竟当时的齐桓公,也没想过自己去世之后 , 会是那么混乱的局面 。但这件事,却给了宋襄公插手齐国内政的理由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齐国内乱之后,太子昭直接逃往了宋国,请求宋国出兵支持 。
面对这样的机会,宋襄公自然不会拒绝 。在这之后,宋襄公当即发出号召,邀请其他诸侯国和宋国一起,派兵进入齐国,支持太子昭即位 。不过当时的宋国,号召力还比较有限,所以也没几个国家愿意听从宋襄公的安排 , 最后也就只有卫国、曹国和邾国这三个国家,派来了一部分军队 , 算是响应了宋襄公的号召 。
文章插图
虽然没几个国家支持 , 但仗着宋国的强大,宋襄公还是派出了军队,正式进入了齐国 。照理来说,以宋国的国力,如果要和齐国正面开战的话,肯定不是齐国的对手 。但问题是,这场仗是齐国内乱 , 很多齐国高层贵族,都支持太子昭,或者对太子昭抱有同情的心理,根本不可能站出来抵挡宋国军队 。
所以最后,宋襄公轻易带领宋国军队,平定了齐国的内乱,将太子昭送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 。这件事做完之后 , 宋襄公瞬间就名声大噪,一时之间成了最有希望继承霸主之位的人选 。
但同时,除了宋襄公之外 , 还有一个国家,此时也非常强大,而且对霸主之位势在必得,成了宋国的劲敌 。这个国家,就是南方的楚国 。
此时的楚国,虽然地处南方,但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国土面积已经非常大,国力十分强大 。而且,当时除了楚国之外的几个大国,几乎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齐国正在内乱,晋国刚刚从内乱当中脱离出来,秦国此时还比较弱,郑国则是已经衰落……
总之,当宋国决定争夺霸主之位的时候,楚国几乎是此时唯一一个能和宋国抗衡,并且一较高下的诸侯国 。
正是因为楚国的存在 , 接下来的几年里,整个中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站队现象 。一部分诸侯国 , 站队到了宋国这一边 。而另一部分诸侯国,则站队到了楚国那一边,形成了两大集团 。
在这个站队的过程当中,宋襄公的表现其实非常糟糕 。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的宋襄公,还没有摆脱自己的公爵身份 。在以往的时代,单凭公爵这个爵位,宋国的国君就可以稳压其他诸侯国 。这就导致宋襄公在拉拢其他诸侯国的时候,也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
大家站队,本来就是为了获得利益,谁又甘心做别人的小弟呢?对于这个道理,宋襄公或许明白,但是明显不如之前的齐桓公懂得那么透彻 。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站队宋国这边的诸侯国越来越少,楚国那边的盟友却越来越多 。
到了这个时候,双方的高下其实已经分出来了 。此时的宋襄公,如果能及时摆脱以往那种高高在上的心态,花心思去拉拢其他诸侯国,或许还有翻盘的希望 。但是结果 , 宋襄公非但没有去拉拢其他诸侯国,反倒想以武力胁迫盟友,逼周围的几个诸侯国就范 。
文章插图
这样一来,自然就更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站队到宋国这边了 。就连之前宋国鼎力支持平定内乱的齐国,此时也开始作壁上观,不再参与宋国组织的会盟 。
更讽刺的是,此时的宋襄公,依然认不清形式,非要强行以自己的公爵身份,再次召开会盟 。结果,在这次会盟当中 , 楚国直接出其不意的派遣军队 , 奇袭会场,抓住了宋襄公 。
- 楚怀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会两次被秦国抓起来?
- 赵破匈奴之战中,李牧为何能全歼匈奴十万多精锐?
- 东周时期的齐国为何有两个齐桓公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他没能成为四大名将是为何?
- 历史上吴国到底是如何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 商鞅最后惨死的原因是什么?
- 吴国最终灭亡,真的是因为夫差的昏庸吗?
- 长平之战白起真的活埋了40多w士兵吗?
- 秦穆公向西攻打犬戎的目的是什么呢?
- 楚国衰落是因为张仪 齐国的灭亡又和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