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作为隋炀帝外孙、唐太宗之子,为何最后蒙冤而死?( 二 )


然而在立李治为太子之后不久,李世民却又有些后悔了 。因为李治性格过于懦弱,李世民很担心 , 将来李治无法坐稳皇位 。反倒是李恪 , 让李世民感到很满意 , 所以李世民就动了改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 。
但就在李世民刚刚产生这个念头之后 , 身为贞观年间第一重臣的长孙无忌 , 却表示坚决反对 。长孙无忌的理由很简单,太子之位事关国本,不可以轻易换人 。而且 , 李治是嫡子,自古便有立嫡不立长的制度 。有李治这个嫡子在,怎么也轮不到李恪这个庶子做太子 。
除了这些能说的理由之外,长孙无忌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理由,那就是他和李世民这些儿子的关系 。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名嫡子,都是长孙无忌的亲妹妹所生,都得管长孙无忌叫舅舅 。所以这三个人,谁做太子,对长孙无忌并没有太大影响 。但李恪不一样,李恪是杨妃所生,和长孙无忌没有半点关系 。
在长孙无忌的反对之后,李世民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再也不提此事 。但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是 , 他的这个念头,未来会给李恪送上一张催命符 。

李恪作为隋炀帝外孙、唐太宗之子,为何最后蒙冤而死?

文章插图
几年之后,李世民病逝,李治即位 。李恪作为李治的哥哥,同时还是李治在世的年龄最大的哥哥 , 按照当时的制度,被愈加重用 。永徽元年,李恪官拜司空,次年加授太子太师 。
作为一个皇子,李恪显然是很优秀的 。但作为一个皇帝的弟弟,这种优秀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而当时辅政的长孙无忌,又知晓当年李世民曾想立李恪为太子的事情,李治自然也知道此事 。所以,此时的李?。?也就变得相当危险,成了他们想要清除的对象 。
永徽四年,一个突然事件的发生,给了他们除去李恪的机会 。
当时李治的妹妹高阳公主 , 与驸马房遗爱,联合了几个贵族,打算发动政变 , 废掉李治,拥立李世民的弟弟李元景为帝 。在长孙无忌的控制下,这桩谋反案还没有正式实施 , 便被粉碎了,几个关键人物也全部被抓 。

李恪作为隋炀帝外孙、唐太宗之子,为何最后蒙冤而死?

文章插图
照理来说,这事和李恪没什么关系 , 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这事,也没有参与其中 。但是,在长孙无忌的有意引导下,房遗爱为了活命,诬告李恪也参与了谋反行动 。得到了房遗爱的证词后,长孙无忌直接抓了李恪,最后李恪也因此蒙冤被杀 。
李恪死后,他的四个儿子也都被流放 。后来没过几年 , 长孙无忌在朝堂斗争当中,败给了武则天 。李恪被冤杀这件事,也成了长孙无忌的罪状之一 。长孙无忌死后 , 李恪也就被恢复了一些名誉 。但因为杀李恪的命令,是李治下的 。所以在李治在世期间,注定不可能完全恢复李恪的名誉 。直到李治去世之后,公元684年,李恪才终于被恢复了爵位和名誉 。到了神龙年间,更是被恢复了全部的封地 。
从李恪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名皇子来说 , 过于优秀 , 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如果李恪能够像其他皇子一样庸碌,或许还能得以善终 。但正是因为李恪过于优秀,甚至威胁到了李治的皇位,所以才会最后蒙冤被杀 。
生于皇家 , 有时候也是挺无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