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鲫|蚯蚓不生活在水中,为何会被用来当鱼饵?有时候也能钓到大鱼?( 二 )


鱼类为何喜欢吃掉陌生的蚯蚓?
其实 , 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有很多也是属于杂食性的动物 , 它们既会吃掉水中的一些水草 , 也会吃掉水中的一些昆虫 , 通常也是以生活在水中的蠕虫较为常见 。 照这样看来 , 鱼类之所以会吃掉放到水中的蚯蚓 , 很有可能就是由于蚯蚓蠕动之后 , 就容易吸引鱼类过来吃掉 。

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青蛙 , 青蛙只要看到会动的物体 , 一般就会跳过去将对方吃掉 。 而蚯蚓的生命力也是非常顽强的 , 它们即使是被截成了两段 , 也能生存下来 , 而且只要拥有足够长的时间 , 截断的伤口处也可以愈合 , 并且慢慢地变长长出原有的身体 , 所以蚯蚓就可以一分为二 。
所以蚯蚓在被人们挖掘的过程中 , 就有可能被截断 , 又或者有一些人为了可以节省饵料 , 通常也会将蚯蚓截断 , 这种结果其实都不会影响到钓鱼 。 其实也有一些蚯蚓已经被截断得有点严重 , 身体已经失去了活力 , 无法正常游动了 ,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的蚯蚓照样还是可以钓到鱼 。

其实在水面上看起来是风平浪静 , 但在水下却是暗流涌动 , 所以这些蚯蚓已经失去了活力 , 但在被挂上鱼钩之后 , 在水中也仍然有可能会产生蠕动 。 所以鱼类会将蚯蚓吃掉 , 这与蚯蚓能否动起来拥有很大的关系 , 也就相当于鱼类将蚯蚓当作了原本就生活在水中的蠕虫之类的生物 。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 , 在一些比较混浊的水体中 , 水中的视觉就比较差 , 所以鱼类就很难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判别食物了 。 其实鱼类生活在水中 , 除了视觉之外 , 它们还有更加重要的器官 , 需要拥有感知水体流动的功能 , 因为鱼类有了这样的功能 , 才比较容易在各种各样的暗流中正常流动 。

通常拥有这样功能的器官就是鱼类的鼻子 , 它们可以非常清楚地判别前方障碍物的情况 。 同时在鱼的鼻孔中还拥有一种叫作嗅囊的结构 , 它们对于氨基酸这种物质拥有非常强的捕捉能力 , 所以也就很容易能发现水中的食物 。
但也有一些是例外的情况 。 我曾经就看到有一些人往一个观赏性的池子中扔了一些塑料碎片 , 很明显这些物质应该算不上是食物 , 但想不到里面的锦鲤还是游了过来 , 将这些塑料碎片吃进口中 , 只不过它们感觉到口感不对 , 之后才将这些塑料碎片吐了出来 。

不仅仅是一条锦鲤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 其他的锦鲤也仍然会接着这样做 。 从这些行为中也足以见得 , 鱼类将这些物体吸进口中 , 也不一定就是将这些物体认为是食物 , 只不过出于好奇的心理 , 还是喜欢将这些物体放进口中去嚼一嚼 , 所以有一些人利用塑料模拟出来的鱼饵 , 也仍然有可能会钓到大鱼 。
但这些材料毕竟还是塑料 , 对于鱼类的吸引性并不是特别强 , 所以鱼类的上钩情况并不是很频繁 。 而蚯蚓本身就是可以作为鱼类的食物 , 当将它们放到水中之后 , 对鱼类的吸引力也很大 , 所以人们还是比较喜欢这种蚯蚓作为鱼饵 , 而不是直接采用塑料鱼饵 。

综上所述 , 蚯蚓主要是生活在土壤中的 , 而不是生活在水中 , 所以它们和鱼类在正常的情况下无法相遇 , 鱼类之所以会在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就将蚯蚓当作食物 , 主要还是因为蚯蚓在视觉以及嗅觉上 , 都满足了作为食物的条件 , 所以它们对鱼类拥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
还有另外一种就比较难以解释了 , 即使是一些塑料碎片 , 有一些鱼类也还是喜欢吞进口中嚼一两下 , 等到发觉不对的时候 , 才会吐出来 , 但其他的鱼类也照样会吞掉重复这样的动作 。 所以有时候利用一些塑料鱼饵也照样可以钓到鱼 , 这只能用傻鱼来解释了 。 你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