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山东】“复活”7000年前冷门古乐器,这才是中国好声音!( 二 )


|【好品山东】“复活”7000年前冷门古乐器,这才是中国好声音!
本文图片

埙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多次调音 。 埙坯做好后 , 就进入打孔、初调音阶段 。 朴树棠拿出工具 , 开始根据手型在埙坯上打孔 。 这些工具都是他自己制作 , 大大小小的有数十件之多 。 “开始得先钻小孔 , 然后一点点扩大、一点点校音 , 还得用砂纸细细打磨 , 根据变化随时调整 。 ”他说 , 这是制埙工序中最耗费功夫的阶段 , 要求制陶匠人必须具备一流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水平 。
|【好品山东】“复活”7000年前冷门古乐器,这才是中国好声音!
本文图片

土火脱胎 , 悠然天籁 。 调校好音准的干坯入窑、浴火烧制 , 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 烧制过程要把握好火候与温度 , 烧制要10小时左右、温度要控制在975至1050摄氏度之间 。 “陶泥在烧制过程中会收缩 , 潮湿的阴天和干燥的晴天 , 它的收缩程度也不一样 , 就像青花瓷必须要等到阴雨天烧制一样 。 此外 , 调音者的气息差异也有不同 , 这些细微的差异只有经验非常丰富的制埙人才可控 。 ”朴树棠遗憾地说 , “十个里头能出俩演奏级别的就算不错 , 前几天做的十几个 , 唯独那个裂缝的音质最好 。 ”
|【好品山东】“复活”7000年前冷门古乐器,这才是中国好声音!
本文图片

出窑后的陶埙要再一次精调音准音质 , 让每一个音准音色更有张力 。 最后经过抛光美化 , 一件精美的乐器埙才算完成 。
公益教学弘扬国乐
|【好品山东】“复活”7000年前冷门古乐器,这才是中国好声音!
本文图片

【|【好品山东】“复活”7000年前冷门古乐器,这才是中国好声音!】“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 ”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的这句话 , 常用于男女之间表达爱意 , 可对朴树棠来说 , 这句话用来形容他对国乐的热爱与眷恋同样恰如其分 。 “中华民族的管弦乐具有独特音色、独特表现力和独特的风格 , 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 更能引发听众的共情体验 。 ”
|【好品山东】“复活”7000年前冷门古乐器,这才是中国好声音!
本文图片

带着这份情感 , 他和夫人郎爱坤决定 , 每年拿出100天以上的时间开展公益教学 。 棠湖小学成了他们“播撒种子的良田” 。
|【好品山东】“复活”7000年前冷门古乐器,这才是中国好声音!
本文图片

棠湖小学自建校之初便以陶埙作为校园特色 。 学校每周两节音乐课 , 其中的一节 , 五六年级学生学习陶埙演奏和制作、一至四年级学生学习六孔陶笛、十二孔陶笛 , 为今后学习陶埙打下基础 。 “我把制作的陶埙免费送给孩子们 , 让他们吹、让他们学、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 。 ”朴树棠说 , 除了陶埙 , 他还给这群孩子赠送了陶笛、陶鼓等乐器 , 帮助学生组建了一支古陶乐队 。 去年年底 , 棠湖小学还收到了央视“中华礼乐”春晚节目组的邀请函 , 把他们演奏的《苏武牧羊》展现给全国观众 。
|【好品山东】“复活”7000年前冷门古乐器,这才是中国好声音!
本文图片

“孩子们从接触、到喜欢 , 慢慢的就会喜欢一辈子 , 就会去弘扬国乐 。 ”朴树棠说 ,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并喜欢上了这些陶制乐器 , 他希望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校园 , 让更多人感受到古埙乃至传统国乐的魅力 , 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作些贡献、尽点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