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非常欣赏克鲁泡特金的一句名言:“一次暴动胜于数千百万册书报 。”所以,当五四风潮来临时,他一反历来埋头书斋的文弱气质和内向性格,在超强度的体力支出和神经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不遗余力地奔波于街头 , 联络、组织、演讲……
瞿秋白曾说:“五四运动一开始,我就当了俄文专修馆的总代表之一 。当时的同学里,谁也不愿意干,结果,我得做这一学校的‘政治领袖’,我得组织同学群众去参加当时的政治运动 。”郑振铎说:“秋白在我们之中成为主要的‘谋主’,在学生会方面也以他的出众的辩才,起了很大的作用,使我们的活动,正确而富有灵活性,显出他的领导天才 。”
这一年,瞿秋白在学生运动中崭露头角,这也为他在以后选择走上政治之路打开了一条通道 。
瞿秋白除了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外,还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国文学作品 。1919年9月15日 , 《新中国》第一卷第5期发表了他翻译的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闲谈》,这是他的第一篇俄文翻译作品 。此后,他陆续翻译了果戈里的几篇作品,以及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 。
此间 , 他撰写的一篇重要文章《不签字后之办法》,发表在1919年7月17日北京《晨报》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政府、国民、学生各自应当速办的事情和恪守的信条 。此文相当于现在的时事评论(政论),对现实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文章分“政府所应办者有三”“国民所应办者有六”“学生所应办者有三”等三部分,联系当时社会现状 , 就政府、国民、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文章指出,“对德方面……对德取消交战状态……同时声明山东之解决,中国另行提出与英、美、法、日讨论时与德国无涉 。”“对协约国方面……切实与各协约国磋商,请各国正式表示认可之意,将来国际联盟开会时多一根据……”“对日本方面……万勿再与日本订立自丧主权之条约” , “抵制日货,坚持勿懈 。”
【瞿秋白为大众开辟一条通向光明的出路】分析瞿秋白的语言风格:一是评论一针见血,击中问题要害 。作者紧扣国内外关注的大事要事,抓住问题本质所在,要言不烦 , 直击要害 。作者提出的几点,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没有空发议论 。二是条理性强,针对性明确 。从对德、对协约国、对日本等三方面展开分析 , 最后呼吁从国家与个人两个层面着手行动 。
同年11月,他和郑振铎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讨论劳工运动等问题,旨在“尽力于社会改造事业” , 并在该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表现了鲜明的政治倾向 。瞿秋白呼吁各国的留学生以及华侨华工:“亟宜组织通讯社……并可激发国外舆论,冀博取英法各国之同情,或可挽救于万一 。”针对国内学生则倡导:“各地学生联合会宜多出书报,厉行研究外交与政治,为社会工作提供指导 。”他鼓励组织通讯社、创办报馆、多出书报,极为重视宣传工作 。
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说:“一九一八年开始看了许多新杂志,思想上似乎有相当的进展,新的人生观正在形成”,“我的思路已经在青年时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初步,无从改变 。”从这里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是瞿秋白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 , 他认识到了自己该干什么,今后向哪里去 。所以到了1920年秋 , 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为报道世界各国的真实形势,决定派驻外采访人员分赴英、美、法、德、俄等国,瞿秋白应聘《晨报》,以特派采访人员的身份 , 前往俄国采访报道 。他说:“我想,看一看那‘新国家’,尤其是借此机会把俄国文学好好研究一下,的确是一件最惬意的事 。”
从此,瞿秋白开始了自己漫长的风雪之途,也开始了政治人生的艰难跋涉 。
- 为什么湖水是蓝色的,九寨沟池水为什么是蓝色
- 员工带公司发的馒头回家被通报盗窃,张某认为自己并无盗窃行为
- 现在实行夏时制还是冬时制 为什么要实行夏令时和冬令时
- 华为锁屏壁纸无故变宽,华为7x里面的壁纸在哪设置
- 华为nova6 和nova6 5g的区别
- 树仔文玩,你为什么没能玩出来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哪首诗
- 网约车投诉率应达到保障合法权益
- 机制币的收藏价值为什么比铜钱高?
- 清明为什么带柳,清明为什么要门上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