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药网络灰色销售链调查:商家宣称网上下单“听话水”送货上门( 三 )


此外,一些公开报道显示,有人付款后对方并未发货,或者付款后对方发来的根本不是所宣传的迷药 。
在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褚宸舸教授看来,擅自在网上售卖所谓的“迷奸水”可能构成贩卖毒品罪 。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售卖假“神仙水”来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可能构成诈骗罪 。
平台履行主体责任
强化信息研判处置
迷药这类第三代毒品,为何还能在网上轻易购买到?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面对平台监管,许多不法商家选择使用同义词替换的方式躲避监管,“神仙水”别称层出不穷,网络平台对同义词替换、模糊搜索等现象无法有效监管 。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会员汤建彬告诉采访人员 , “神仙水”名称虽多,但其核心成分仍是GHB , 服用含有此成分的物质所产生的效果便是它的卖点 。平台监管时要注意有没有生产标识和生产许可 , 对于在宣传功效上突出“神奇功效”或“放松舒缓”等用词保持警惕 , 及时联系商家核查 。
“可以从已经被查处的案件出发,网络平台和公安部门信息动态交换,公安机关对在案件中发现的新名称应及时同步给网络平台,加强提示和监管 。网络平台可以设置关键词提醒机制,对类似的名称进行限制传播,并且要限定准入规则,严格审核发布者的身份信息,审核平台交易信息 , 杜绝非法信息发布 。”汤建彬说 。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禁毒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君看来,针对这一问题,除了政府禁毒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做好互联网禁毒工作外,互联网和寄递企业也要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行业主体责任 。
“相关互联网企业要对网站、即时聊天群组的公共信息加强巡查,自查自纠、主动清理涉毒有害信息 。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核、用户日志记录和信息内容留存等措施,一旦发现利用其服务发布、传输的信息属于涉毒违法信息的,应当立即删除,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公安机关报告 。”李文君说 。
上海政法学院禁毒志愿者协会指导教师崔仕绣认为,针对同义词替换和模糊搜索现象 , 网络平台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进行监管 。例如,通过关键字过滤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广告内容,合理运用算法判断是否存在同义词替换和模糊搜索现象,并及时予以删除 。同时 , 还可以建立用户举报机制,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此外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同义词替换、模糊搜索现象,网络平台应当发挥其自身的数据优势,向公安部门及时提供涉毒线索,加强警企协作 。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禁毒教研室主任张黎看来,网购平台只是提供一个交易地点,在平台上出现的图片、文字可能有多种理解方式,如果让网购平台的经营者、监管者去识别这些可能涉毒的商品 , 无异于让他们去识别平台上的假冒伪劣商品,难度极大,并非网购平台当下的技术所能达到 。但网购平台可以要求商家明示所售商品不含有任何违禁成分 , 平台还可以在登录界面、付款提示等环节设置提醒信息 , 要求买家核实所购商品不属于违禁品 。
采访人员还发现,暗语沟通、社交平台交易已成买卖双方之间的默契,让监管更加困难 。那么,社交平台能否采取和网购平台一样的关键词提醒机制?
汤建彬认为,买卖双方通过社交平台选货交易,一定伴随着敏感词,比如产品的功效、买卖过程中的行业暗语又或是货物的交接等 。社交App的发布人、管理人应当通过技术性手段对涉毒行为进行监管、控制 , 并做好信息的检索搜集 , 联合公安机关对“社交平台、电子支付、物流”联合查控,配合取证、固定线索和证人,进行后续追踪侦破 。同时,还可以采取和网购平台一样的关键词提醒机制,对可疑和类似非法交易的对话内容进行识别后弹窗,增强购买者的机警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