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死得太冤根本没有谋反,反倒是诛杀他的杨仪意图谋反( 二 )


魏延是不是谋反,《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已经说了公平话 。他说:“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并非背叛”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更肯定了这一点,指出“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己代诸葛亮辅政,故不降魏而南还击仪,实无反意也 。”
其实,真正意图谋反的不是魏延而是杨仪!
当年杨仪领军回到成都之后,自以为有很大的功劳,应该接替诸葛亮秉政,不料这一位置竟为蒋琬所得 。估计蜀汉君臣已经逐渐摸清魏延冤案的真相,所以对杨仪作了“冷处理”,只给他一个有职无权的中军师虚衔 。他大失所望,满腹牢骚,口出怨言 。
据《三国志·杨仪传》记载,杨仪认为自己的资格比蒋琬老,才能又过之,用蒋琬而不用自己,太不公平,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声,发于王内 。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 。费祎去安慰他,他坦率地说:“往者丞相亡殁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冷落)如此耶?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说明当时已有谋反的想法,只是犹豫不决,没有去做,至今追悔 。)
看到他如此怨气冲天,费祎不敢隐瞒,如实表奏朝廷 。后主遂废杨仪为庶人,徙汉嘉郡,总算坦白从宽,没有杀头 。但他到了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 。”杨仪害人害己,死有余辜,只可惜魏延已死,从此“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令人浩叹!
【魏延死得太冤根本没有谋反,反倒是诛杀他的杨仪意图谋反】一代名将魏延,未死于敌人之手,却死于自己人的暗箭之下,而且背上了永远洗不清的罪名 。《三国演义》说他脑反骨,久后必反,所谓“反骨”,实际上只是孤高的傲骨而已 。纵观魏延一生,查不出半点谋反的事实 。他为了实现光复汉室的宏愿,敢于提出与诸葛亮不同的作战方案,这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可贵的 。杨仪说他因建议不被采纳而发牢骚,即或确有其事,也不过是欠缺修养,谈不上有什么“反意” 。诸葛亮在世时,他始终服从军令,无任何越轨行为,诸葛亮去世后,他反对退兵,主张继续伐魏,这不仅符合蜀汉的国策,也是为了继承诸葛亮的事业,这又有什么不对呢?三国中最冤之人非他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