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下的下字怎么写( 二 )


2.一个部件被另一个部件两面或三面包围的字,属于半包围结构 。如:庆、病、旬、匡、闻、函 。“皮”是独体结构,其中的“又”是部件,但剩下的部分不是部件(不好称说或变通称说,也不能另外构字) 。其他如“发”“斤”“氏”等也都不是半包围结构,而是独体结构 。
3.独体字的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1)由基本笔画构成一个部件独立成字的 。如:“一、乙”(1画),“人、几”(2画),“口,山”(3画),“手、车”(4画) 。(2)由一个部件加上一些笔画构成的 。如:“玉、刃、太、龙、匆”等 。(3)虽有几个部件,但由于笔画连贯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而组成一个独立整体的 。如:“出、串、果、里、肃”等 。
“能作部首的字都是独体字”的说法是不对的 。部首中的字大多数是独体字,但也有一部分是合体字 。如“比(会意)、穴(会意)、舌(会意)、齿(形声)、香(会意)、麻(会意)、黑(会意)、鼻(形声)”等都是能作部首的字,但它们都是合体字 。
不少人认为象形字肯定是独体字,其实不然 。象形字中个别的也可能是合体字,如“羽”就是象形字中的合体字,是由两个相同部分组成的左右结构 。合体字有明显的分离特征:两部分(或更多部分)不紧连,笔画不交叉连串 。“羽”字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比”是会意字,上面已举到例子了) 。
3.古文字上中下怎么写一、上:
“上”是特殊指事字,由两横构成,底端一横较长,顶端的一横较短 。古人用代表混沌太初状态;用(二,由两个“一”组成,两横一样长)代表从混沌太初中分化出来的、相并列的天与地 。古人调整表示天与地、等长的两横,以短横方向表示朝天、或朝地的方向 。甲骨文将表示“天”的北端横线写得较短,表示天、或朝天的方向;甲骨文将表示“地”的南端横线写成得较短,表示地、或朝地的方向 。造字本义:与地相对的天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有的金文为区别于数目字“二”,在两横之间加一竖指事符号,以显示纵的方向 。籀文省去短横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
二、中:
中,甲骨文像两旗、相对,表示两军对峙 。有的甲骨文在两旗之间的对称位置加一点指事符号,并在圆点上加两点,表示在相互对峙的两股军事、政治力量之间没有倾向 。有的甲骨文将圆点简化成“囗”,表示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地带 。有的甲骨文省去字形下端的旗帜,像一杆旗插在城邑的核心地带 。有的甲骨文将两杆旗都省去,极大地简化字形 。造字本义: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 。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
三、下:
“下”是特殊指事字,由两横构成,顶端一横较长,底端的一横较短 。古人用代表混沌太初状态;用(二,由两个“一”组成,两横一样长)代表从混沌太初中分化出来的、相并列的天与地 。古人调整表示天与地、等长的两横,以短横方向表示朝天、或朝地的方向 。甲骨文将表示“天”的北端横线写得较短,表示天、或朝天的方向;甲骨文将表示“地”的南端横线写成得较短,表示地、或朝地的方向 。造字本义:与天相对的地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金文为区别于数目字“二”,在两横之间加一竖指事符号,以显示纵的方向 。籀文省去短横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上”* 的本义为天,“下”的本义为地 。
【上中下的下字怎么写】

上中下的下字怎么写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