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怎么写( 六 )


(1)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更不是教辅书、习题集、讲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教辅资料 。它是一个隐含教师主导作用的文本——导案;又是一个满足学生认知目标的文本——学案;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文本——练案;还是一个师生、生生情感交流、生命对话的有机载体,一个蕴含新教育理念的创新性文本 。
(2)导学案不是学案 。学案是针对学生而设计,而导学案既含有学案功能,还兼有教师指导的意义——导案,所以导学案是体现了“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 。
导学案设计的主线
高效课堂采取的是问题是教学,问题是教学的主线,所以导学案的基本设计思路是以问题为主线,遵循“四化”原则,即“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景化” 。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一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有培养了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关键、是核心 。
问题是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 。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文本学习,从独学、对学、群学到展示、反馈、评价等都要求教师和学生增强问题意识 。唯有如此,学习才能高效 。
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发展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情感,得到发展 。
问题设计质量对学习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教师设计导学案时应将主要精力放在问题构思与设计上 。
设计问题有六忌:一是偏离主题;二是脱离情景;三是忽略差异;四是过于繁琐;五是封闭单一;六是缺乏创新 。
教师使用导学案策略方法
(1)指导学生预习 。一是教师告知学生教材知识点、重点、难点、知识体系,使学生有的放矢预习 。二是提前2-3天发导学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内预习,而且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比纠 。三是第一次批阅 。上课前一天,再有课代表收回上交,教师第一次批阅,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特别关注疑难问题,然后进行第二次备课,然后在上课前发给学生,上课使用 。
(2)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完成的、做到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放手让学生阅读学习内容,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概括结论,放手让学生寻找规律,放手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体系 。
(3)精讲点拨 。精讲点拨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疑点 。
一是点拨 。在学生分组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其中,针对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尽心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他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 。
二是精讲 。每节课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得带有一定共性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精讲,;对于难度较大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解释疑问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有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师的精讲要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 。
(4)第二批阅 。导学案的内容涵盖课前、课中、课后 。第二次批改导学案的目的是:第一、对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有疑问的知识点,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是否解决掉?第二、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是否引导学生解决掉?第三、课后拓展延伸知识,是否能够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