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这个古诗怎么写( 二 )


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几乎都考了对诗词关键字词的理解,比如:辽宁卷古诗鉴赏的第二问“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第二个问是“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这实际上是考学生对诗句的具体理解 。
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几乎都考了对诗句的具体理解,比如安徽卷古诗鉴赏第一问“‘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设置的第二个问是“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表面上是考对两首诗的末句理解,实际上是考学生对两首诗的整体把握 。由于题量和分值等原因,今年重庆卷古诗鉴赏没有考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法等,全国许多省市都考了这方面的问题,今年不考不等于明年不考,来年的高三教师和学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
二 对评分细则的解读 对高考评分细则的研究,有助于来年的高考复习,有助于提高得分率 。高考评分非常讲究得分点,考生一定要有得分点的意识 。
比如,今年重庆卷古诗鉴赏第一题“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这道题两个问,共2分,考生应猜得到一问一分,第一个小问实际上是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就在原诗句之中,只要答道“觉春生”“安排着”“只待”三个关键词中的两个,给1分,答对一个不给分,照抄原诗句不给分 。第二个小问只要答出“新雷响”,暗示春天到来即可(当然,答出比喻或象征意义的也得分) 。
其实这个答案也是扣原诗句中的关键词“却有情”“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 。第二问“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这个问4分,考生应该猜得到,分别把每一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答对了各2分,《新雷》的末句“只待新雷第一声”寄托了作者对新生活、新气象(未来、前途、前景、机遇、生活……)的渴望(盼望、期望、期盼……);《己亥杂诗(其五)》的末句“化作春泥更护花” 寄托了作者对新事物(后辈、晚辈……)的关爱 (奉献、甘愿牺牲……) 。
答对了修饰语1分,答对了中心词1分 。在制定评分标准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
在操作过程中本着能给分,就尽量给分;能不扣分,就尽量不扣分的原则进行评分 。从阅卷的情况来看,第一题得分率较高,第二题得分率较低,平均得分在3分左右,总的来说这道题的得分率较低 。
这说明古诗鉴赏依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 。三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1、要弄清楚写了什么 。
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思乡、怀古、忧愁、伤离、憧憬,也可能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等等,在高考场上我们如何准确、迅速的把握作者写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呢?首先,是要抓住题目、作者和注释,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 。著名诗人往往有特定的生活背景,他的诗歌要表达特定的思想和感情 。
题解、注释常常暗示我们答题的思维方向 。比如:辽宁卷选了苏轼的《东坡》,题解“[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联系中学教材对苏轼的介绍,知道他因“乌台诗案”贬到黄州,这时期他的作品大都表现了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乐观旷达的情怀 。
知道了这一点,答准题就并不难 。其次,抓住诗歌的关键词语 。
关键词语往往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走向 。比如今年的重庆卷对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末句的理解,就要抓住“更护花”这三个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