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童话故事,它的内容梗概是:
小马要过河,先后问了牛大伯、松鼠和自己的妈妈 。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去 。松鼠说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 。小马妈妈告诉小马,自己多想想,试一试 。小马照妈妈的话想了,试了,结果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 。还是当妈妈的聪明,叫小马再想一想,不妨亲自试一试 。“想一想”,“想”的什么?当然是要区别河水对牛大伯和松鼠的不同关系 。牛大伯之所以说水很浅,是因为它身材高大,且会凫水,深水再深,也对它构不成威胁;松鼠个儿矮小,且有同伴淹死过,当然会把清浅的河水当作滔滔的大江的 。马妈妈叫小马试一试,就是叫小马不要偏听偏信,要亲自去了解河水的深浅 。小马终于过了河,这是“想一想”的胜利,更是“试一试”的胜利 。如果不“想”也不“试”,可怜的小马,就只能呆在岸边望河兴叹了 。
不是说“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吗?马妈妈要告诫小马的就是这个道理 。葬身河底的那只小松鼠,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一生活的辩证法而酿成悲剧 。不过,话说回来,小松鼠的悲剧也不是毫无意义的 。“吃一堑,长一智”,没有失败的教训,哪来成功的希望,譬如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已取得可喜的成就,要不是有1958年“大跃进”和“文革十年”的重大失误,提醒我们在新的渡口多“想一想”、多“试一试”,“过河松鼠”的悲剧不是也有可能重演么?
人类是靠“想”和“试”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是靠大脑和双手建设生活的美好殿堂 。马妈妈的话虽是童话作者的创作,并非实有其事,但它的寓意值得我们深思 。
这篇文章采用了读后感常见的写法:概介材料,选点议论,引申生发,有力收束,“引”、“议”、“联”、“结”四步,步步到堂,全文结构清晰,布局合理,文字很美,文面也很美 。
读《小马过河》有感
小马要过河,不知深浅,问牛大伯,牛大伯说水浅,能趟过去 。可在一旁的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 。小马没了主意,它的妈妈让它多想想,试一试 。于是小马按着妈妈的话终于过了河 。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实践”这两个字 。相传古代英国把西红柿只作为观察植物,谁也不敢试着吃一吃,认为有巨毒 。终于有位画家鼓起勇气吃了一个西红柿,他没有被毒死,反而第一个尝到了西红柿那甘甜的滋味 。我想,谁都怕死,而那位画家为了真理的验证,勇于实践,为人类的食物中增添了一样新的食物 。他吃的那个西红柿一定比我们吃的任何一个都甜 。而实践不是盲目的,它必须要靠理论的指导 。实践也不应是被别人所左右的,要靠自己的头脑和勇气 。正如那匹小马,如果它一味听信牛大伯的话就会马上下河,如果它一味听信松鼠的话就永远过不了河 。它只有借鉴前二者的话并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判断,才能顺利并且成功地渡过河 。所以说,实践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
实践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有时候实践是要经过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能达到目的的 。我们伟大的党在中国最黑暗的时候没有向帝国主义屈服,没有被民族资本工业所诱惑而毅然地走上了社会主义这条很少有人走过的道路,靠着自己的实践,经过一步步的摸索与奋斗,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当今又在分析了当前形势与本国特点的前提下,没有被外来思潮所干扰与困惑,毅然走上了改革开放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之路 。我相信,靠不断的实践必能取得成功 。
相反,有些人自己唯唯诺诺,不敢实践,看到别人实践成功还眼馋或阻拦,这样的人只能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因为实践的结果固然不一定成功,但空想的结果一定不会成功 。
- 56号绵羊的读后感怎么写
- 看报纸的读后感怎么写
- 野鱼记读后感怎么写
- 生命生命读后感怎么写
- 三年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 我们的中国读后感怎么写
- 人鱼少年作文怎么写
- 一分钟读后感怎么写300
- 龙猫读后感怎么写
- 史记读后感开头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