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故事把( 四 )


总的而言,这是一个大而空洞的回复 。事实上对于一个价值判断”好“或者”不好“,讨论其标准,是相当……消耗性的事情 。
往上说很容易,“真”、“善”、“美”,往下说则容易滋生各种偏见,争论不休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的是寻求自己的标准,也就是说,寻求自己 。
有一年被一千万人认同的标准 有一千年,每年被一万人认同的标准 也有一千年,未必有一人认同的标准 但只要是自己的,不也就可以安慰了吗?一.动人真切的共鸣感 。复旦大学教师陈果曾说过:“我们看书看到投入的时候会有一种这样的境界:对方说的不是他自己的话,对方说的是你一直心里想说却无从表达的话 。”
我想这应该是我听到过的关于共鸣感最好的解释 。正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参加过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们会记住韩少功,史铁生,梁晓声这些名字,会对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情有独钟;而七十年代中期住在大院穿过军装的北京土著们会对《阳光灿烂的日子》赞赏有加,甚至爱屋及乌地成为姜文和王朔的追随者,只因作家导演和编剧们都成功地展开了读者和观众尘封已久的记忆画卷,并将其心牢牢攫住 。
彼时的场景彼时的事,彼时的人物彼时的话,一切又如此真切地浮现在了眼前 。如果有一种职业可以让时光倒流的话,那么作家和导演早在科学家之前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
就我个人而言,大卫·芬奇执教地影片《社交网络》曾被我不厌其烦完完整整地看了三遍,且每一遍都热血如初——这真的是一部疾风骤雨般的电影 。在喜欢的女孩面前不会甜言蜜语,只是自顾自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且语速快如子弹的学术男,相信在大多数人身边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过 。
怪不得女主角会感觉自己在跟一部跑步机在谈恋爱!影片中有有个镜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马克在被甩后连续黑掉了几幢宿舍楼的女生照片库,并创建了fashmash,和几个舍友守在电脑前边吃零食边看fashmash流量的走势,最终成功地搞瘫了哈佛的网络 。那份惬意自得又有几分狡黠的劲儿,让我浮想联翩 。
没错,大二时少不更事的我也曾办过类似的事 。我曾不知深浅地就当时校内的“敏感话题”写过一篇评论,没想到在发帖后的几个小时内被疯狂转载,评论数迅速蹿到了四位数 。
当我打开人人网,听到电脑抽风发作似的“哔哔哔”地叫个不停(人人网有新消息时会有“哔哔”的提示音),一时间如潮涌般的关注,我忽然有种感觉,好像自己正生活在世界的中心——至少是科大的中心 。伴随着影片《In emotion》快节奏的背景音乐,那种“生活在世界的中心”的潮涌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
比之扎克伯格,此事的结局我要稍好一些 。感觉不妙后,我及时删掉了原帖,才索性没被导员“请到办公室喝茶” 。
前段时间读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到“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一句,顿时周身热气上涌,暗潮翻腾 。用来定情的同心结还没打好,江头的潮水就已经涨满,本欲留恋片刻,怎奈“兰舟催发”!潮水无情,船不得不开动,只好就此狠心分离!看着你哭红了的双眼,我也只能再看你最后一眼,然后甩泪转身命船家立即开船 。
时间不等人,想起当初女友送我到杭州车站,眼看着时光一分一秒无情地流逝,发车时刻就在眼前,年少的我们不得不暂时分开 。我除了在拥挤的人群中再用力抱抱她,又能如何呢?每次回想起来,我转身进检票口的那几步路,走得竟是如此的撕心裂肺 。
人人都怕离别,彼此相爱的人尤甚,何况还有车船在一旁催促?有了这一次痛苦的经历,此后我便再未要她送过我 。二.隐匿在平凡之中的警世之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