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陪女神去堕胎去疗伤的那一位,只能是我们的屌丝男主角 。后来我看过一些类似的故事,韩国的《色即是空》,又或者香港的《早熟》 。
在大陆也有类似的故事,但往往无法成为主线 。比方在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就是捎带给一位女配角去打个胎凑戏 。
类型片之下往往会产生一种叫做亚类型的片种,即是他符合了某一类型片的绝大多数特征,但同时又往往自带一些独有的特点 。比方黑帮片之下,就有英雄片,又比如青春片之下,也有一个叫做打胎片的亚类型 。
没错,在2014年的今天,我又看到了一部打胎片 。就是这部《匆匆那年》 。
尽管张一白试图贩卖80后的青春,但身经百战的影迷们,还是能一眼看到本片的戏魂:打胎 。与《美国最后的处女》、《色即是空》等片不同,在《匆匆那年》里那位更帅的渣男就是男主角本人 。
为了让男主角彭于晏最后能陪女神去打胎,张一白设计了一个周折的方案 。在本片里,彭于晏先是作为更帅的渣男,为性出轨抛弃女神,然后愤怒的女神才找来路人甲滚床单,结果如你所知,又一次一击即中怀孕了 。
如此周折之后,男主角才陪着女主角去打胎 。你看,为什么导演张一白费了这么大的周折,一定要安排男主角陪女主角去打胎?因为只有“打胎”才是此一亚类型片的“戏魂”,在打胎片导演们看来,一个关于青春的爱情故事,最后只有落在了打胎上,男女主角才能真正感到痛苦和成长,从此告别青春走向成年 。
当然了,青春片并不都是如此 。远的不提,就近的台湾导演九把刀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就示范了如何较为得体地忆青春 。
这件事说到底了,是打胎片导演的一种残忍的无知,似乎只有杀掉一个腹中婴,才能传达那一丝淡淡的忧伤,那一种叫做青春的疼痛 。在影片结束之后,几位身穿校服的中学生热热闹闹地一起往外走,我忽然很想向他们推荐《美国最后的处女》,并且告诉他们这部影片影响我人生的一个结论:不戴套的是人渣 。
6.匆匆那年500字影评当你三十岁,站在人生的风口浪尖,往前看是不再有惊喜的人生,往后看是充满遗憾的青春 。
那一刻,你是否会想起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是身边人?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喜欢《致青春》系列的电影,大概因为青春还在自己身边,就被逼着开始怀念 。所以对这样的电影不抱好感,不怀期待 。
然而整部电影看下来,从一开始的槽点满满,到中段的搞笑,看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已经笑不出来,心中诗千首,唯有泪两行 。无意去讨论已经被滥用的元素和略显狗血的剧情,这样一部电影,只在被戳中的人心中值五星 。
很不幸我是被戳中的那一个,原谅我单身太久泪点太低 。戳中我的不是错过的爱情,也不是逝去的青春,而是导演借电影之口问出的那几个问题 。
你喜欢过一个人吗?你发过誓吗?誓言兑现了吗?直到最后那个——你后悔吗?这些问题,被放在每一幕的间隔,以文字的形式直接又锋利地打在大屏幕上 。很少有电影以这么一种方式赤裸裸地拷问观众,然而它问的每一个问题却那么地戳中痛点,让我身边一对对看电影的情侣哑口无言 。
这是一个不相信爱情的年代,承诺变得肤浅,背叛习以为常,就连发誓时的【永远】也变成了【一辈子】,因为下辈子搞不好喜欢上别的人了 。可是,当你回归到内心深处,爱情最本质的地方,你会发现,你曾经发的每一个誓言,都在脑海里变成了匕首,抵住咽喉 。
这种情绪,无关乎感动,只关乎善良 。当然,你也可以毫不在乎,大方地说情话都是骗人的,然后放下节操,立地成佛 。
-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第一季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第一季完整版
- 英国病人影评 英国病人影评视听语言
- 太阳照常升起 影评 太阳照常升起影评题目
- 当你熟睡影评 电影当你熟睡 影评
- 太阳照常升起 影评 太阳照常升起影评豆瓣影评
- 2046影评 2046影评分析豆瓣
- 匆匆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匆匆一文属于什么体裁
- 第一次影评 电影第一次接触 影评
- 岁月无情催人老 岁月无情催人老,时光匆匆逐少年
- 三亚摄影评价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