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摘要怎么写

1.你怎么看待真人秀节目在未来的发展
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很多,但是真假观众都能看出来,比如说芒果的变形计,刚开始还蛮真实的,后来越来越没有观众看,是因为什么?还是因为假!为什么是说假呢!原因有以下几点:1??一个十七八岁的半未成年人儿童都已经坏了很久了,怎么可能会因为两个月在农村的生活就有所改变?2??偶像化,哪个主人公的颜值不高?我们是看真人秀节目,不是偶像剧节目!能不能真实一点,能不能总是在摄像机下面表现的人模狗样?3??大概变形计结束后,在家不仅有名气而且还有一定的粉丝,还有偶像包袱了吧!这不是改变,这根本就是一个用钱买出名的一个节目 。4??大山里面的孩子怎么办?他们原本无辜可怜,家庭破碎,让他们体验到城市的生活,会不会给他们心里留下阴影?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那么富有什么都有,就他们不可以!这些祖国花朵的未来谁来负责!所以说大家觉得假是有原因的 。
比如向往的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综艺节目,大概奔波劳累的我们也希望有一天能够过着平淡的生活和最爱的人一起,看日出日落,不再想所有烦心事,明星和平凡人一样感受生活的美好与不美好,体现自给自足的良好品质还是蛮不错的 。
如果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只是作秀的话那还不如看一场动画片,如果是真真实实的把一个人表现的淋漓尽致,我觉得未来的路将会很宽广 。
只是代表个人,不喜勿喷 。
2.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方向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反思 。具体说来,需要做到以下三个“统一”:
如今,全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数量与质量呈明显不平衡状态,总体数量虽然不少,但高质量的节目并不多 。以2005年为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播出总量约为14万小时,综艺资讯类节目254档,综艺晚会2767部,单项艺术317档/部,互动游戏类272档,真人秀类982档/部,娱乐脱口秀148档,综艺集锦709档 。
庞大的播出量并没有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盛宴,相反,节目的模式化以及严重的“跟风”现象,将中国娱乐节目推入“雷同化”的怪圈 。这种大批量的“复制”是对娱乐资源的严重浪费,只有在立足各电视台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讲求节目内在质量,不盲目模仿和跟风,才会真正达到综艺节目数量与质量的完美统一 。电视娱乐节目数量的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竞争的加剧,制作者渴望通过不断的变化来满足观众“求新”“猎奇”的心理需要,于是许多娱乐节目会周期性打出“全新改版”的口号,通过不断更换主持人、节目环节设置、模仿其他同类栏目“出彩”的部分,以期达到提高收视率之目的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可能一时有效,但绝不是长久之计 。因为一般来说,当一个节目品牌建立之后,它的基本形态,如栏目名称、内容、结构、主持人及背景音乐等,应该保持相对稳定 。
在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时应参考以下三方面:一是根据节目本身的需要 。在同类节目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想要长时间保持一种独创性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尽量保持并发扬自己的优势,同时借鉴其他节目的经验,通过创新不断完善自己 。二是根据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供求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应摒弃供过于求的节目,寻求真实的发展空间 。三是根据受众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受众的观念、喜好也在发生变化,节目只有参照受众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最大限度地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在对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嬗变的反思中,“庸俗化”“低俗化”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超级女声”海选引发的“审丑”之风引起各界的强烈批评,观众短信内容在屏幕上滚动时,公然出现“公母人”这样明显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十七八岁的年轻“粉丝”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公然在网络上破口大骂、互相诋毁,成为新一代的“网络暴民” 。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电视媒体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电视媒体担负着舆论导向的作用,有责任在电视节目中反映出真善美的一面,不能仅满足人们单纯的嬉闹,更要带给人们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