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思想怎么写( 二 )


我想问的是你真正弄通中医理论没有?把原因错误地归结到理论落后上,那我们就会形成真正的倒退和落后 。问题并不出在理论上,而是出在我们的认识上 。
在西医里,理论和应用之间有一个庞大的技术中介,整个现代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都在为这个中介服务,这使得医学理论的应用非常方便 。而中医没有这个中介,完全靠医生自己把握 。
在现代科学面前,精英是可以复制的 。而中医没有这个方便,理论再好,如果你不能把握还是零 。
中医的落后就落后在这个环节上 。中医的现状就出在我们自身对理论的领悟和运用技巧上面 。
这个理论不但适用以往,而且能够解决21世纪的问题,非典就是一例 。《内经》将医生分上工与下工,张仲景说“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
而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识,都是从已病的层次上去认识;我们采用的现代中医教育路子,只是一条培养下工的路子 。游向前:的确,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在西医里各种先进的科技应用速度很快,所以西医诊断的技术进步很快,但其治疗的进步比诊断要慢得多 。
很大的原因是药物的发现慢 。西医的药物发明通常都是发现肌体或缺或多某种物质,然后化学合成近似物弥补,先在动物体上做实验,然后在人体上试用,出现问题后再改进,或减少其副作用,或停止使用 。
中药一开始就是以人体为基础进行实验,有几千年的实验基础 。而西医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尤其是药物治疗史只有200多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药是安全的有效的 。
并不是说中药就没有副作用,但是中医很 。
2.晁恩祥的学术思想晁恩祥教授学术上重视理论与临床的联系与指导,重视继承与发扬,重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重视中西医两法,中西医并重,中西链接;认为当一名中医更应注重不脱离临床,临床是为学术发展、经验的积累及科研教学提供了基础,敢于去面对疑难病探讨规律,重视要正确面对中医药不良反应 。对呼吸、消化系统疑难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尤专于肺系病的诊治,对中医肺系疾病的理论造诣颇深,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肺系病发病的特点,在临床中发现了风咳、风哮等一系列风邪为患的肺系病的特点,在国内首先创立了“从风论治”风咳、风哮的学说,从风立论,以风邪犯肺,肺失宣降、气道挛急等为基本的病因病机,独自创立“从风论治”应用的“疏风宣肺、缓急解痉、止咳利咽、降气平喘”法治疗风咳、风哮等肺系病的独特方法 。临床疗效显著 。并与西医之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机的结合起来,从症状学、病因、病机证候学、理法方药、证治规律等方面对肺系病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得到了中医学界的认可和引用 。
3.李士懋的学术思想形成了“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思辨体系 。即:第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第二从整体观出发,第三以虚实为纲,第四以脉定证,第五动态辨治,第六崇尚经方 。
具体学术思想体现:第一在脉学方面,提出脉诊在四诊中当居四诊之首,权重占50—90﹪,以脉定证,法依证立,方由法出,方无定方,法无常法,谨守病机,园机活法 。第二在温病学方面,提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温病只分两类,温热与湿热,不存在伏气温病,温病的治疗大法为:“透、清、滋” 。第三对汗法的见解,认为发汗法不仅用于表证,而且大量用于里证 。发汗法用于寒凝证的治疗,并提出寒凝证的标准,即脉痉、寒象、疼痛 。第四火郁发之 。对火郁概念、分类、病因病机、传变、临床特点、涵盖范围、治则、治法、方药等,尽皆论之 。提出脉沉而燥数,是诊断火郁证的重要指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