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诗话三编文献资料怎么写( 二 )


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 ,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 , 裘马颇清狂” 。
开元十九(时二十岁)年始漫游吴越 , 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 , 不第 。再漫游齐赵 。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 , 二人结下深厚友谊 , 继而又遇高适 , 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 。后来李杜又到齐州 , 分手后又遇于东鲁 , 再次分别 , 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 , 杜甫先在长安应试 , 落第 。后来向皇帝献赋 , 向贵人投赠 , 过着“朝扣富儿门 , 暮随肥马尘 , 残杯与冷炙 , 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 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 , 库府锁匙)的小官 。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 , 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
三、献赋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 , 潼关失守 , 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 , 独自去投肃宗 , 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 , 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 , 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 , 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 , 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 , 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 , 为典型的知识分子 , 但不切实际 , 与叛军战 , 采用春秋阵法 , 结果大败 , 肃宗问罪 。
杜甫始为左拾遗 , 上疏言房琯无罪 , 肃宗怒 , 欲问罪 , 幸得脱) 。其后 , 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 , 成为他不朽的作品 , 即“三吏”、“三别” 。
“三吏”:为“石壕吏” , “新安吏” , “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 , “无家别” , “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 , 杜甫弃官 , 携家随人民逃难 , 经秦州、同谷等地 ,  。
2.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二次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 贾植芳 ,  俞元桂 - 1993 福建教育出版社(目录类)
2、中华翻译文摘 罗选民 - 2000 清华大学出版社(文摘类)
3、全国报刊索引 ,  第 1-6 期 上海图书馆(作者) 上海图书馆(出版) ,  1990 (索引类)
三级文献:
1、汉语综述 李家树 ,  陈远止 ,  谢耀基 - 1999 香港大学出版社(综述类)
2、世界经济展望 永恒王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2008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出版 (进展报告类)
3、中国革命史专题述评 赖海泉(编者)- 1988 湖南人民出版社(专题评述类)
3.三次文献1.
三次文献:
利用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 , 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 , 经综合、分析和评述再度出版的文献 , 如各种述评、进展报告、动态综述、手册、年鉴和百科全书等 。我们使用的各种教科书也属三次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