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主张多作“提”的练习,但若只会用笔尖,写出来的字笔画未免显得单薄,因此说做到“提”与“按”的灵活转换才算真正懂得了运笔 。根据经验,大多数初学者会感到由“提”到“按”比较方便,困难的则是从“按”到“提” 的转换,因此这里对这个问题多做一点讲解 。
从按到提,在撇、捺、钩等收笔处呈尖状的笔画中经常用到 。我们观察这些笔画从粗到细的过渡,看得出总是逐渐进行的,可见笔锋运行当中的由按到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提起的速度,应与水平方向上运笔的速度相符 。这样写出来的笔画,才显得饱满、厚实 。
初学者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在写横、竖等提按变化不太明显的笔画时,甚至上还能保持运笔速度的均匀,但在写撇、捺、钩等笔画时,总觉得慢不下来,习惯于一挥而就 。这实际上就是由按到提的功夫还不到家,不能够在提的过程中保持毛笔毫锋与纸面的有效摩擦,只好靠速度和惯性使笔锋 “甩”出去,这样,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飞白和枯笔,笔画太“虚”,俗称“鼠尾” 。
因此,提的过程不能图快,应当追求“实”的感觉,对笔锋逐渐提离纸面的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在一个字当中,每个笔画的轻重粗细也是不同的,这更得强调用笔的提按变化 。
用笔提按掌握得好,能够使写出来的字看起来有节奏感和“立体感” 。这就如同画一幅画,不仅要讲究构图,还要讲究明暗;唱一首歌,不仅要旋律准确,还要有高低起伏 。
尤其是在行草书当中,用笔画的粗细变化来加强轻重对比的方式用得更为普遍 。例如“诗”字,其小篆写法是笔笔精细均匀,无提按变化 。
隶书写法除了“蚕头雁尾”处有提按外,其他笔画也讲究笔道均匀,楷书中起笔、收笔处讲究提按,但从整体来看仍然是笔画粗细基本一致 。而写行草书的时候,如果仍然使每个笔画粗细不变,则未免显得单薄,缺乏生气 。
通过加重某一个笔面而形成笔画的粗细对比,效果显然会好得多 。②转折 这里所说的转折,指的是笔锋在水平方向上的运行情况 。
具体说来,毛笔的使转不外乎分为直行与转折两种善 。横、竖无疑以直行为正,撇、捺有弧度,但书写时锋毫不发生扭绞与换向,故而也属直行的范畴 。
横折、竖折、弯钩以及行草书中的笔画连带之处,因笔锋在换向的过程中发生了锋毫的扭绞,所以称之为“转折” 。直行的运笔,要求在一段距离中很好地把握笔锋行进的方向,对横、竖来说,首先是以直为主,不能有无谓的转折的弯曲;撇、捺笔画,则是要保持其弧度的流畅与光滑 。
至于这些笔画中的粗细起伏变化,则主要是通过笔锋的提按来实现的,与运笔的方向关系不大 。比较复杂的是转折 。
转折,总而言之,是指笔画的相接和运笔的换向;分开来说,转是圆转,折是方折,二者的笔墨效果不同,在笔法上自然也各有千秋 。方折,在楷书中比较多见,要求在两笔相接或换向表现出笔画相接的形状来,但运笔并不停顿 。
也就是在笔锋不提离纸面的前提下,要完成转折之后的重新起笔,但又不能露出笔锋痕迹来 。圆转,在行草书中甚为多见,楷书中的许多方折之处,到了行草书中都以圆转所代替 。
圆转要示光滑、流畅,但又不能没有粗细差别,形同滑环 。若没有一定把握提按的功夫,这一点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
③节奏 书法不同于绘画,可以涂涂改改 。写字是一个一次性、不可逆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书写过程中,最起码在书写一个笔画的过程中,不能使笔有所停顿,当然也不允许写完之后再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