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究竟有何秘密?( 二 )


可见 , 她不选择昭陵有三点原因:一个是台面上的话 , 说是皇太极已经下葬很久了 , 自己这么卑微实在是不能够打搅皇太极了;第二点原因是为了避免劳师动众 , 减轻大家的劳役 , 一位聪慧贤德的太皇太后跃然纸上 , 第三点和那个托梦的传说相同 , 说是不忍心离开儿子和孙子 。
相比于下嫁以及托梦 , 此说法虽然冠冕堂皇 , 但是可信度比较高 , 既不八卦也不神神叨叨 。
孝庄不入昭陵原因之四
爱民如子不愿劳民伤财运送棺椁
以前满清是实行火葬的 , 顺治最宠爱的董鄂妃传说就是火葬的 。后来 , 从康熙开始 , 也许是觉得该和汉人文化接轨一下 。虽然汉代王充非常想提倡薄葬 , 还有那嘴里说着想薄葬的却传说设置了七十二疑冢、最近被“开发”出来的曹操 , 这些先例思想是好的 , 但是很少有人能实践 , 尤其在汉文化里 , 觉得风光大葬比吃饱肚子更重要 , 也有那不孝子在父母生前不知道孝顺 , 老母亲去世了却要借钱大办丧事还觉得倍儿有面子!
其实这种文化接不接轨也罢 , 但是好歹《周礼》里边 , “丧”占据了重要地位 , 要是不学这点 , 貌似摆脱不了不文明的蛮夷形象 , 可能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 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 康熙皇帝就改革了火葬制度 , 全部土葬了 。
孝庄一去世 , 当然也不能违反规定又回到火葬时代 , 然而 , 如果要土葬的话 , 就像托梦说里面一样 , 运送棺椁到盛京要劳民伤财 , 而孝庄本身和康熙一样 , 都是爱民如子英明果断的人 , 因此 , 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做 。
孝庄为啥死后37年未能下葬?
要是去清东陵看看 , 会发现孝庄的陵寝建制最为奇特 , 它大大超过了祖制!殿里面雕刻有龙生九子之一的螭首 , 这是只有在皇宫里面才出现的 , 在皇后陵里面出现还是第一次 。而她的陵寝大殿是重檐庑殿顶的 , 庑殿顶是古建筑中最尊贵、最高级的形式 。而双重围墙不仅把孝庄陵寝的昭陵体系和东陵体系分开了 , 而且还像慈母一般守护者风水墙内孝庄的子孙们 。
孝庄执意想在孝陵外安歇 , 可给康熙出了个难题 , 他只好先把祖母以前住过的慈宁宫东侧五间殿拆卸 , 全部建材运往在孝陵红墙外 , 按原样易地重建 , 作为太后的“暂安奉殿” 。因为祖母曾经多次向他提到自己很喜欢这座宫殿 。这一拖就是好几十年 , 孝顺的康熙实在是不知道该怎样为祖母安排 。
后来 , 康熙也去世了 , 雍正帝即位 。自己老爸的陵寝已经确定为景陵地宫了 , 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就要下葬了 , 可是自己的祖奶奶孝庄到底该葬在哪儿还没有着落呢!
八月初九日 ,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陈允恭向雍正皇帝提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要求给孝庄文皇后建陵 , 刚刚即位的雍正可是非常愁 , 老爸没解决的问题抛给了他 , 一个弄不好 , 就会背上不孝子孙的罪名 , 况且 , 自己的皇位还是经过坎坷被人质疑着得来的 , 能不小心翼翼吗?
要说雍正的手段还真不是夸的 , 他想了个主意 , 把大臣们找来了 , 先歌颂了一下祖奶奶孝庄的伟大慈爱英明果断 , 然后再提到孝庄希望自己和子孙在一起的遗嘱 , 最后引经据典 , 阐述了合葬这回事儿其实没啥 , 《礼经》上不是说吗?合葬不是古来就有的 , 再说啦 , 神灵那是无所不通的 , 合葬就是个形式 。我大清朝自孝庄文皇后死后 , 托她老人家的福 , 国运蒸蒸日上 , 说明她棺椁所在的地方是个风水宝地 , 而且她老人家一再强调喜欢跟儿子福临挨着 , 咱不能违逆了老祖宗的意思啊!一通话说完 , 雍正笑眯眯地告诉群臣 , 你们下去讨论去吧 , 这事儿给我拿出个说法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