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 。
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 。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
相传,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里的风景深探吸引,便在山顶住了下来,终日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并且从中获得了书法灵感 。他每天不知疲倦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最后竟然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可见其对书法研究的痴迷程度 。
有一天深夜,王羲之还在练字,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但还是不满意 。后来实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亡睡着了 。
这时.忽然刮来一阵清风,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我看你每天潜心研究书法,十分用功,现在我教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 。你伸过手来 。”
王羲之听到这里将信将疑地伸手过去 。老人在他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书法技艺会越来越高的 。”
说罢就消失在空中了 。这时王羲之急忙喊道: “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看着老人走了之后,王羲之一看手心,原来是个“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终于明白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了 。
白云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笔诀啊!此后,王羲之练字更加勤奋了,书法也更加洒脱高超了 。后来有一次,王羲之和朋友在兰亭欢聚时,便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为世人传颂 。
基本释义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柳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3)竖为弩(用力也);(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 。
4. 巧字楷书怎么写好看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
字体分类
1~3厘米的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为大楷(大字),之间的为中楷 。但这仅仅是笼统的分法,实际上,现实生活里很少出现过小于1厘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 。
小楷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 。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 。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 。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
大楷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 。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 。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 。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
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