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怎么写( 五 )


大家都知道是谁生了我们;是谁养了我们;是谁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是谁隐忍着心痛来责罚我们,教我们做人――是我们的父母!
大家都知道母亲十月怀胎十分辛苦,其实父亲这段时间里是非常辛苦的 。他得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和那寄存在母体内的小生命,连觉也睡得不安稳 。到了分娩时,那就更急了,在产房外转来转去,坐立不安的都是父亲的身影 。人们说母亲生儿女比得癌症还痛苦,想想就觉得可怕,可是母亲还是生下我们来,那她就得为此忍受多大的痛苦呢?甚至要付出整个生命的代价!这你我可曾想过?
当我们生下来的时候,父母为了满足我们的物质要求,他们一天到晚为着工作忙碌着;为了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陪我们 。倘若碰上我们身体不适,父母更是心急如焚、彻夜难眠,守在我们的床前 。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又可曾感恩过?
做为一个有情有感的人,面对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能熟视无睹吗?难道那还不足以令我们做到孝吗?父母不想我们为这个家做多大的贡献,当是我们轻轻的一声问候、暖暖的一杯茶、甜蜜的一个吻……却都能令他们欣喜、安慰 。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愿做到,那与衣冠禽兽又有何区别?甚至连禽兽都不如:“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义”啊!
有人说儿女学习好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其余都不用理会 。你说这对吗?错,大错特错!“孝”是有德的最重要的表现,一个人倘若不孝,又如何称的上有德呢?即使有再高的学历,又有谁敢把祖国这位伟大的母亲交给他呢?――他连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都不愿孝顺 。那更难以谈得上振兴中华,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重任 。我们的先贤文王早已用行动表现给我们看了:“万事孝为先”!
最后,用孔夫子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8. 百善孝为先 字面上就是孝顺是至善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 。
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
」 《论语》中,子夏向孔子请问什麽是孝 。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子夏问孝 。
子曰:色难) 。「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於14章 。
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 。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
」 印度及其他亚洲地区也有类似的伦理概念,另外孝顺还可以推广为一般对年长的人的尊敬和顺从,比如对媳妇对公婆的孝顺,对长辈亲戚(比如姑、伯、舅、姨等)的孝顺等 。孟懿子问孝 。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 。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 。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