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义自见怎么写( 三 )


我们在一生中读过许多书,也许每本书会读许多遍,但恐怕吸收的并不多 。盲目地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觉悟,只能导致绝大部分知识像破砖烂瓦,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某个易被遗忘的角落 。悟性便如建筑师手中的设计图,能将这些零乱的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筑成知识的大厦,这样我们读书的目的会更明确、轻松 。
英国作家菲尔丁曾忠告:“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把你戕害 。”的确,没有选择性和悟性的书极为破坏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令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 。这从反面又显示出悟性读书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
生命不息,攻读不止 。“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 。”爱迪生如是说 。那就让我们读百遍书,带悟性思索,其义自见 。
5.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读了一百遍的书,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 。
原文:
《三国志.董遇传》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译文: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向他)说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 。”意思是:“读了一百遍的书,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 。”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 。”
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空闲 。”
出处:《三国志·董遇传》——西晋·陈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 。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
《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刘禅为后主传;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百遍与三余
【而义自见怎么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