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的历怎么写( 四 )


干支纪日早在中国商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 , 春秋战国时期已采用十二地支纪月 , 而十二地支加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 。西汉末至今 , 一直用干支来纪年 。
唐以后 , 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 , 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地支配合以纪时 , 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 , 干支历日趋完整 。干支历以立春为岁首 , 年长即回归年 , 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即寅月、卯月、辰月等) , 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 , 没有闰月 。
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 , 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 。自古以来 , 干支历一直为中国官方和民间所普通认识 , 应用于天文、风水、命理、选择术和中医等学科上 , 并为历朝官方历书(即黄历)所记载 。
以清朝官修史书《清实录》为例 , 书中的干支纪年均以立春为分割点:如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之第十七册 , 乾隆实录之第九册 , 第573页 , 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 , 《实录》的记载是:“庚戌 。是日癸未年立春 。”
另见清代《红楼梦》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 , 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 , 已交卯年寅月” , 这里更是明确地指出干支历在纪年纪月时的转换点 。而农历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 , 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 。
由于民国后使用了公历 , 不少民众包括极个别所谓专家在历法知识上的欠缺 , 所以两者常被混淆 。实际上不能因为历书中同时记载这两种历法就认为农历就是干支历 , 倘若再过数百年 , 岂不公历都包括农历?只因社会都以公历为主导 。
公历的由来儒略历(Julian Calendar)我们今天用的日历一年12个月 , 平年365天 , 闰年366天 。这种历法是一种太阳历 , 可追溯到公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大帝的历法改革 , 凯撒采纳古罗马天文学家Sosigenes of Alexandria的建议 , 将一年定为365天 , 闰年366天 , 一年分为12个月 , 每四年加一天为闰日 , 这样算起来平均一年是365.25日 。
凯撒的名字叫儒略·凯撒(Julia Ceasar) ,  , 所以由凯撒确立的这种历法叫儒略历(Julian Calendar) 。公元元年在凯撒建立新的历法时 , 还没有耶稣基督 , 所以那时候的年号与现如今是不同的 , 采用罗马建城纪年 。
现如今日历上公元元年的确立是在公元525年由东罗马皇帝迪奥(Dionysius Exiguus)开始 , 迪奥为了能够方便计算耶稣的复活日 , 于是将耶稣诞生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 。在英文中用A.D.表示 , A.D.来源于中世纪的拉丁文Anno Domini , 其意义是“主的生年” 。
公元元年之前 , 用B.C.表示 , 意为“耶稣之前”(Before Christ) 。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格里高利历 , 是国际通用的历法 , 即公历 。
由罗马天主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13)于公元1582年10月15日启用 。格里高利历是在儒略历的基础上 , 对闰年设置做了一些调整 , 按儒略历 , 每四百年中有 。
5. 日历是如何编写出来的 中国历法: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 。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 , 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 , 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 , 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