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重的行囊中随意抽出一本厚重的旧书 。层层纸卷泛器微黄 , 记载那刻在星光灿烂里的传奇;浓浓的墨香掺杂着浅浅霉味 , 似传述来远古的讯息 。
他们说 , 读书是生命飞翔的羽翼 , 为人的思想插上翅膀 。我笑而不语 。
生命何尝不是一部书 , 需细细品尝 。只是我们有选择悲剧或喜剧的权利 , 却无法如此来左右自己的人生 。
与书 , 我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缘 , 而注定一生牵绊 。或是流连于古典诗词的温婉豪迈 , 沉醉于西方神话的浪漫典雅 。
在那一个深夜靠在桌前 , 只愿细品《钗头凤》 , 默念“欲笺心事 , 独语斜栏” , “怕人寻问 , 咽泪妆欢” , 感慨于陆游、唐琬的爱情悲剧;抑或怀抱《基督山伯爵》 , 深为其复仇史震撼 。于是 , 在又一个夜晚穿行后的黎明刹时惊醒 , 强烈的日光刺痛双眸 , 然后潸然泪下 。
——只因混沌 。书承载着我太多的幻想 。
它赋予我的是快乐 , 抑或忧伤 。我不愿称它为书或阶梯 , 那只是太过虚伪的称谓 , 它不过是我的行囊 。
我并非浪人 , 却负着我的书在漫漫人生路上起程流浪…… 装好人生的行囊 岁月似流水 , 匆匆而逝 , 永不回头 。十五六岁的我们走进青春的季节 , 清点行囊 , 发现走进青春的包里多了些什么 , 亦少了些什么 , 眺望四通八达的人生之路 , 回眸已经走过的春秋 , 真的觉得自己有一点点累了——这不该是我们这个年龄人发出的感慨 , 可是 , 沉重的作业负担 , 繁忙的学习生活 , 让我们的行囊中多了一份忧愁 , 少了一份快乐 。
进入初中时 , 望着垒起如山的课本 , 听着师长一句句的告诫和叮嘱 , 我叹息 , 我烦恼;望着找不到思绪的一元一次方程 , 听着父母似乎永远也唠叨不完的话语 , 我迷惑 , 我不解----踏入人生第一步时 , 带来了一份憧憬 , 带走了一份狂热 。不止一次地想过 , 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学呢?但到最后 , 心中坚定的信念告诉我们 , 既然走这条路 , 就要努力走下去吧! 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 , 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
这种强烈的求知欲 , 又被人们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感 。高尔基就是因为具有了它 , 才提高刻苦学习而称为大文豪的 。
高尔基少年时父母双亡 , 年仅11岁 , 就到一个绘图师家去做仆人 。他在干完繁重的各种杂事之余 , 仍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 , 常常看到深夜 。
有一次看得太入迷 , 把茶壶烧坏了 , 被主人家的老太婆 。
2. 微感言怎么写 微的意思和微博里的微一样——少的、短的、小的 感言就是写自己感想、感受的文章
一、“圈点感悟”式“微写作”
“圈点感悟”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微写作” , 类似于现代人在博客中发评论 。这种议评式的“微写作” , 有很强的即兴性 , 是阅读者思想火花的灵光一闪 。如果能长期坚持 , 积累下来 , 思维能力会逐渐提升 , 思想也就逐渐丰富 , 有了深度 , 还会让阅读者和写作者对事物、世界和文字保持一颗敏感的心 , 让作文有了源头活水 。如在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时 , 我们可以依据原文圈点批注对伯牙与子期情深似海的感悟 。有同学在“伯牙鼓琴 , 志在高山 , 钟子期曰:‘善哉 , 巍巍兮若泰山……’”处批注:“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 , 所以对他的音律都知晓得一清二楚 。二人的心有灵犀让我羡慕 。”短短两句其实就是一篇精彩的小型议论文;又有同学在“子期死 ,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 乃破琴绝弦 , 终身不复鼓”处批注:“伯牙啊!你对钟子期的深情厚谊让我佩服!但是 , 古人云:莫愁前路无知己 。说不定你能找到更通晓音律的知音呢!就这样破琴绝弦 , 未免太可惜了 。”这样真挚的言语 , 难道不是孩子们的真情流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