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清怎么写( 三 )


此外,在临摹过程中还要注意线条粗细穿插和变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匀 。当然,我们在临习篆书的初级阶段,首先要把篆书的字形和笔顺搞清,不要以为其简单而被忽视 。
到熟练之后,就可把注意力转向用笔,关注用笔的骨力、虚实、疾涩、润燥等细节,从而使临习走向更高级阶段,最终完成从形质向神采的过度 。(二)结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为官方统一的文字 。
小篆体势修长,讲究对称,笔画停匀,用笔起收不露痕迹,体态端庄而妍美 。自秦以后,历代的书法家大都把秦篆奉为圭臬,取修长的纵势为体貌 。
唐代李阳冰为篆书者楷模 。自唐而下,南唐有徐铉,宋代有张谦仲、喻湍石均为其时的篆书大家 。
元代有赵孟頫、吾衍、周伯琦、吴叡,各以篆书擅名一时 。明代徐霖则饮誉当代 。
降至清中叶后,王澍、丁敬、钱坫、洪亮吉、孙星衍、莫友芝、杨沂孙,乃至近代罗振玉、章炳麟、王褆一脉,皆规模“二李”(李斯、李阳冰)——起笔藏锋敛毫,行笔中锋,收笔多垂露,笔画停匀,讲究对称,字型方整,结体疏松古拙 。这些篆书名家或师《石鼓》、或参钟鼎籀书,虽然评者誉称其篆书“远接前秦”、“情参钟鼎”,然而,大致工致多于神情——用笔、结字均未能突破前贤的藩篱 。
萧退庵老人认为小篆“必须能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i],可谓一语道破了篆书的结字特征 。因此,在习篆时,应以方楷一字半为为宜 。
以我个人的体会,将篆书写扁写方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这首先要练就过硬的手上功夫,并且要多从汉碑篆额的篆书上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