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横折为例,横画至尽处稍向右上方一顿,提笔绞转笔锋向下行笔,或将笔锋离纸,重起笔下行均可 。运行中笔锋微微左右摇摆,从微曲中求垂直,折锋收笔 。
如“问”“洞”等字 。如转折后向左下方或右下方行笔,则笔锋略偏于左,如“白”“为”等字 。
8、钩法隶书中有长钩短钩,长钩多在左边无他画的字用之,如“乎”“子”等字 。短钩多在左旁有他画的字用之,如“荆”“诗”等字 。
因长钩的笔法与撇法同,故以短钩为例,竖画至尽处稍提,随蹲锋内旋管换向,朝左下方涩进,缩锋收笔 。二、我写隶书的结构 结构、结 。
6. 行书楷书隶书怎么分别他们的写法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简单讲:平时你用你一般写字的方式来写的字,就是行书,它变化多端,婀娜多姿;
楷书: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 。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 。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方方正正,稳重大方,一笔一画 。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
7. 怎么学写隶书 隶书又称佐书、八分书 。正恒《四体书势》说:“隶书者,篆之捷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秦天经书,涤除旧典,官狱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实际上隶书就是篆书的简约与急就 。
隶书上承篆籀,下启行草 。隶书产生于战果,兴于汉 。隶书作为一种实用书体,曾通行于汉代 。汉以后虽然被草书、楷书、行书诸书体所取代,但仍然由于其字形的美观、结体的多变,备受人们的欢迎,并成为今天书法艺术创作中颇受欢迎的一大书体 。并由于自汉以来隶书传世的碑刻、墨迹众多,也是入门书法的极好途径 。
就初学者学习隶书而言,今人的隶书墨迹,只能看,决不可以直接去临写 。如果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看也是很有危险的,因为你尚不知学哪些、弃哪些 。故临习只可以临写古人的字帖、碑版 。其道理很简单,我们学习书法只可以学习经过历史淘洗后而积淀下来的东西,遵循历史的成功经验,无疑是件事半而功倍的事 。
学习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要不断摒弃糟粕,这个难度较大,需要不断提高审美认识 。所以学书先要多看、多读,提高自己的审美鉴别能力之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临写,这是极为必要的 。如果自己看都看不懂,也不明白哪里好、哪里坏,那又如何去学习?如果学了坏的、丢弃了好的,那还不如不学吗 。因此,永远要眼光在前,动笔在后 。否则笔动错了,还不如不动 。
汉隶是汉代隶书的统称 。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唐人隶书,字多刻板,称为“唐隶”,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以别于“唐隶” 。从宏观上将秦汉隶书划分为古隶、汉隶和八分三种形态:一是古隶:古隶的流行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111年,即从秦武王时期至汉武帝晚期 。这只是大致的分期 。古隶的特征为纵向取势,横不平,竖不直 。二是汉隶:广义的说,所有汉代的隶书都是汉隶,包括汉初的古隶、汉隶(狭义的汉隶)和八分书 。狭义的汉隶是指西汉使用最广泛的隶书体 。汉隶较古隶规范,又不像八分那样具有装饰性,是西汉直至汉末的通用书体 。汉隶的特征为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 。三是八分:八分是隶书中的艺术书体 。八分书的特征是取左右分布之势,突出挑画和捺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