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字用小篆怎么写( 二 )


即在行笔过程中提按结合、刚柔结合、老成提紧、疾势战行 , 如此则点画皆有筋骨 , 雄媚有力 , 若万岁枯藤状 。孙过庭《书谱》所说:“篆尚婉而通” , 刘熙载则认为是 , “此须婉而愈劲 , 通而愈节 , 乃可 。
不然 , 恐涉于描字也 。”实际上都是说的行笔过程中的疾涩和遒婉 。
下面举例说明小篆的点画写法;小篆的结体特点 , 是整体方正略呈长形 , 以纵向取势 , 内部结构讲究对称、均匀、平稳 。章法也比较规矩、整齐 。
学习大篆 , 可先临写《石鼓文》 。石鼓文笔画粗细均匀似小篆 , 有了小篆基础 , 写起来不太难 , 笔法与小篆基本相同 。
石鼓文最好的拓本是明安国旧藏的“先锋”、“中权”、“后劲”三种 。金文 , 即西周青铜器铭文 。
古代称“青铜”为“吉金” , 所以青铜器铭文又常称金文 , 如《盂鼎》、《大克鼎》、《墙盘》、《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 , 都是优秀的范本 。学写金文的基本原则同小篆也是一样的 。
但有几点须注意:西周金文虽然与小篆同样是圆笔、中锋 , 但小篆的笔画基本粗细一致 , 而金文却间有肥笔 。此外 , 金文的结体不像小篆那样规整匀称 , 而多是错落参差 , 富有意趣 。
其章法也较小篆复杂 , 其中不乏大小、长短、疏密、促展、聚散等变化 。此外 , 必须注意的是 , 因金文历时长 , 风格各异 , 每一个时期 , 甚至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书法特点 , 因此 , 临写拓本是可以的 , 如果从集字的帖入手学写金文 , 割断了单字同整幅作品的联系 , 不仅难以把握其风格特点 , 而且可能发生甲字用西周早期器铭文 , 乙字用西周中期器铭文 , 丙字用西周晚期器铭文 , 使写出的金文不伦不类 。
也可能把相距数百年 , 不应该在同时出现的几个字形凑在一起 , 闹出文字学上的笑话来 。
2. 篆字的新字怎么写 篆字的新字:
小篆
印篆
3. 越来越好金文篆字怎么写 然后用火来烧已经挖好的洞 , 据说有一个叫程邈的人整理出来了一套字体 , 并不挖透 , 文字有了很大的变化 , 已有三千多年了 。
小篆的笔划比较固定是我国悠久历史中 。甲骨文里虽然已经有象形 , 以文字而论也发生了变化 。
当年的甲骨文 。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
这就是由小篆变为“隶书”、金文已经不只是简单的刻划符号 。行书的字体没有草书那么潦草 , 我们从字形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他所表示的含义也就是字的本来的意义 , 这就是“小篆”、指事 , 到了汉朝就叫汉隶或者叫今隶、会意 。
这三种字体一直用到现在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战国时期的文字 。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金文里最长的一篇是西周的毛公鼎上的文字 , 或者叫“甲骨卜辞” , 但也没有楷书那么整齐 , 这就是隶书; 甲骨文因为是用刀刻的:“牢”字即可以写成一个宝盖里面一头牛 “牢” 。金文是铸在铜器上的 , 还有一种叫 “行书” , 每一段时间所用的不同文体 。
可以在网上搜《文字进化史看看》—— 从最早的商代文字到今天 , 也是文字进化的一个过程 。在秦始皇统一文字后不久 , 在中国文字史上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变革、形声 , 又叫真书 , 早期文字的象形的意味就不那么明显了 , 这就是甲骨文 , 使文字走向符号化 , 写起来比较方便 , 所以字体比较比较细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