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字中国怎么写( 三 )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 。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
同一器物上几乎没有异体字 。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
石鼓文最古的拓本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宁波的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 。石鼓文的字体,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 。
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 。相对小篆而言,可称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 。
其字体类小篆而较繁复,似宗周彝器而较端整,堪称为典重严整 。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一中称石鼓文为:“金细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 。
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气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 。可谓赞赏之至 。
石鼓文向为艺林所宝,但北宋以后,帖学大兴,少人临之,直至清代中叶以后,考古尊碑之风复炽,石鼓文字,尤为书家推重 。吴大,能得其典重严整韵致 。
吴昌硕则发其遒古为雄拔之气 。两人书法,皆雄视当代 为后世所重 。
4.小篆 也叫“秦篆” 。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 。
通行于秦代 。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小篆产生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
小篆的风格 秦代时的小篆风貌,可由现存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及权量铭文等遗物中得见之 。小篆的笔划较细,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在激荡着战国诸子奔肆思想和飘散着魏晋儒士藻雪风骨的翰墨中,简书无疑是其高古、朴茂的代表 。
5.简书 什麽是简书?简单说,简书就是写在“简”上的文字 。战国至魏晋时代有种书法,是写在形状狭而长的竹、木书写材料上的 。
竹制的称简;木制的称牍,或札,二者统称为“简” 。简书一般用汉隶或汉隶的变体书写;又由于简书盛行于秦汉和魏晋时期,因此,简书也称汉简 。
李商隐《筹笔驿》有“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的句子 。可见简书高古不群、神圣凛然,是一种不轻易使用和很讲究的古老书写形式 。
前人说,简书是征役时,临行告诫的文书;又说,简书是国家有急难,用以求救的文书 。其实,前人的这两种解释都不大准确,他们说的都是简书的用途,及书写内容上的区别,与书写形式无关 。
实际,所谓简书,就是书法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只是比较古老罢了 。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有清先生以擅简书著称当今书坛 。
他的简书,如同他的人品、性格,既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敦实,又有现代文化的开张、爽快;既有秦钟汉鼎的凝重、磅礴,又有诗经楚辞的飘逸、灵动 。欣赏他的简书,真得能读出“缩将百尺苍鳞鬣,石破涛飞纸上来”(郭风惠《题秦仲文画松》)的隽永韵味 。
6.隶书 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关于隶书的定义,近人吴伯陶先生一篇《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的文章中说道:“可以用这个字的本义来作解释 。
〈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