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的诗怎么写( 五 )


相传这首诗为大诗人李白所倾服 。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 , 崔颢题诗在上头 。
’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也记载了李白登黄鹤楼 , 因见崔颢此诗 , 即“无作而去 , 为哲匠敛手云” 。
当然 , 这个传说未必实有其事 , 计有功在注文的后面就表示了“恐不然”的怀疑 。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 , 在写法上与崔作确有相似之处 。
至于其《鹦鹉洲》诗:“鹦鹉来过吴江水 , 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 , 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 , 岸夹桃花锦浪生 。
迁客此时徒极目 , 长洲孤月向谁明?”则不仅前四句格式酷似崔诗 , 而且全诗格调逼肖 。宋元间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指出:“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 , 皆于五六加工 , 尾句寓感叹 , 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 。”
因而这首诗历来受到极高的称誉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唐人七言律诗 , 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
直至清人孙诛编选的颇有影响的《唐诗三日首》 , 还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 。当然 ,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 , 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 。黄鹤楼故址在武昌黄鹤山(即蛇山)的黄鹄矶头 , 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 , 历代屡毁屡修 。
昔日楼台 , 枕山临江 , 轩昂宏伟 , 辉煌瑰丽 , 峥嵘缥缈 , 几疑“仙宫” 。传说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齐谐志》) , 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太平寰宇记》) 。
诗人登楼眺远 , 浮想联翩 , 诗篇前四句遂从传说着笔 , 引出内心感受 , 景寓情中 , 意中有象 。仙人乘鹤 , 杳然已去 , 永不复返 , 仙去楼空 , 唯留天际白云 , 千载悠悠 。
这里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 , 又隐隐露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入云的英姿 , 而仙人跨鹤的优美传说 , 更给黄鹤楼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 , 令人神思遐远 。黄鹤楼因其所在的黄鹤山而得名 , 所谓“仙人乘鹤”之事 , 当由其名附会而出 , 本属子虚乌有 。
诗人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些传说 , 从虚处生发开去 , 从而使诗篇产生了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 。接着就写实景 , 隔江一派大好景色弥望:晴朗的江面 , 汉阳地区的绿树分明可数 , 鹦鹉洲上 。
5. 所有写黄鹤楼的诗 黄鹤楼
---唐]崔颢
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射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惟见长江天际流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 西望长安不见家 。
黄鹤楼中吹玉笛 , 江城五月落梅花 。
不全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