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行怎么写( 二 )


吾辈学圣,大约只要将思与学结合起来就算走上了正途,之后只有得道快与慢的区分了 。唐代韩愈添油加醋、发挥圣人的观点,说:“行成于思,毁于随 。”
深思熟虑,会大大提高行动成功的概率 。而西哲也有“我思故我在”的名言 。
圣人们的这些意见我都认同 。在思与行的关系问题上,我总觉得凡思考后的行动,都符合理性,对合乎理性的行动,当事人就要勇敢地负起相应的责任 。
说通俗一点,思考后行动就不能后悔 。进入不惑之年后,自己偶尔也会对自己的生平行事作一点反思,怀疑这样一边倒地肯定行前需要思考,是不是也有片面性?近日读到苏轼为朋友章质夫写的堂记,居然也说到了他在这方面的体会,引起我的共鸣 。
苏轼说:“余,天下之无思虑者也 。遇事即发,不暇思也 。
未发而思之,则未至;已发而思之,则无及,以此终身,不知所思 。”未发而思,无的放矢,是无效的思维;事情发生后再思考,是迟到的聪明、放马后炮 。
苏轼性格粗犷,大约也不耐烦这种瞻前顾后、谨小慎微的活法 。他说:“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 。
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宁肯得罪人,也不能有违于本性,苏轼行事大约也属于性灵派的,不大认同事无巨细都要经过思考权衡,谨小慎微、亦步亦趋 。
细想起来,苏轼此说似乎也含着一定的道理 。打个比方来说吧,火车呼啸着开来,突然发现铁轨上有毫无知觉的孩子在玩耍,是思考后行动、还是凭直觉行动?我想要是思考起来,情形会复杂许多 。
这样的思考中一定会包括这样的内容:第一,肯定是自问:要不要施救?第二,确定施救后就要推想救的后果:扑上去,救下来了,孩子们脱离了危险,自己也安然无恙;没救下孩子,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孩子得救了,自己被撞死了……等你思考周全后再做出反应,我想孩子早就被快速行驶中的火车撞飞了 。别的突发事件的处置,大多也是这个道理,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只有直觉的反应才管用,理智的选择多半是无效的 。
那么是不是因此就要否定理智呢?当然也不是,直觉的正确反应往往要有健全的理性作背景 。例如魏晋时代的嵇康(原谅我常常拿他说事),此人脾气不好,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是未加思索的即时反应,但这种未加思索的反应是以“刚肠嫉恶”为前提的,爱恨情仇早已确定,理性的价值观已经深深地烙于嵇康那一副嫉恶如仇的刚肠中了 。
和同道向秀友善,对钟会就本能地表现为厌恶;喜欢吕安,就一定会讨厌吕巽 。嵇康死得早,虽然有《幽愤诗》对自己的行事方式有所反思,却与进行学理总结还差得远,但也不用遗憾,苏轼的表述补上了这个缺 。
他直白地说:“君子之于善也,如好好色;其于不善也,如恶恶臭 。岂复临事而后思 。
计议其美恶,而避就之哉?故临义而思,则义必不果;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 。”虽然是未思而动,跟着感觉走,却都能在平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中找到行为的逻辑 。
君子行善,自然是当仁不让;小人作恶,也必是本性使然 。老师总是给我们讲,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
这句话至今仍在脑海里回响,可惜,想的多,干的少,仍是我们身上的通病 。真正有用的知识、经验、思想,都是从人们的具体实践中得来的 。
别人的,书本上的,应该说都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你自己躺在床上的白日梦,写在案头的座右铭、计划书,如果不变为立即的行动,那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纸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