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车怎么写( 二 )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乃礼之祭祀 , 事止告飨;而中代祭文 , 兼赞言行 。
祭而兼赞 , 盖引神而作也 。”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忽有髑髅自空堕几案间 , 举家骇愕 ,  咏之 为祭文而埋之 。”
章炳麟 《国故论衡·正斋送》:“近世或有功德在民 , 祭於州邑 , 及夫往世特达之士 ,  比干 、夷 齐 、鲁连 、郑康成 之伦 , 庙祀犹在 , 有特豚鱼菽之祭 , 为之祭文可也 。” 沙汀 《还乡记》四:“免得拖死了连祭文都不好写 。”
[编辑本段]定义 文体名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祗时所诵读的文章 。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 , 颂扬他的品德业绩 , 寄托哀思 , 激励生者 。
同时 , 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 , 是供祭祀时诵读的 。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 , 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 。
而韵语之中 , 又有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 。祭文出现于汉代 。
古时的祭文在内容上可分四类 , 哀悼死者 , 祈求降福 , 驱除邪魔 , 祈祷降雨 , 而多用于哀悼死者 。新时代 , 大兴科学 , 破除迷信 , 应该反对 , 但是用于哀悼死者还是可以的 。
因为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辞 , 就应该以真挚的感情与质朴的风格写作为好 。祭文是读给人听的 , 特别是给死者后人听的 , 所以内容以表彰死者功德为主 , 并要通俗易懂 。
旧时写的好的祭文 , 感情色彩比较浓厚 , 多为亡亲亡友而作的追记、生平 , 称颂死者 , 念起来如哭如泣 , 如咽如诉 。如袁枚的《祭妹文》 。
[编辑本段]例文 祭妹文 原文 乾隆丁亥冬 , 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 , 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 。当是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 , 遇人仳离 , 致孤危托落 。
虽命之所存 , 天实为之 。然而累汝至此者 , 未尝非予之过也 。
予幼从先生授经 , 汝差肩而坐 , 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日长成 , 遽躬蹈之 。呜呼!使汝不识诗书 , 或未必艰贞若是 。
余捉蟋蟀 , 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 , 同临其穴 。今予殓汝葬汝 , 而当日之情形 , 憬然赴目 。
予九岁憩书斋 , 汝梳双髻 , 披单缣来 , 温《缁衣》一章 。适先生奓入户 , 闻两童子音琅琅然 , 不觉莞尔 , 连呼则则 。
此七月望日事也 。汝在九原 , 当分明记之 。
予弱冠粤行 , 汝掎裳悲恸 。逾三年 , 予披宫锦还家 , 汝从东厢扶案出 , 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 , 大概说长安登科 , 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
凡此琐琐 , 虽为陈迹 , 然我一日未死 , 则一日不能忘 。旧事填膺 , 思之凄梗 , 如影历历 , 逼取便逝 。
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 , 罗缕纪存 。然而汝已不在人间 , 则虽年光倒流 , 儿时可再 , 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