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写包怎么写( 二 )


妻: 故贤妻 收用
为夫 具 朋友: 故彦兄 收用
世弟 老庚: 故庚兄 收用
庚弟 手艺与师父: 故恩师 老大人收用
孝门徒 拜把弟兄: 故血兄 收用
血弟 亲家: 故姻兄 收用
姻兄 未婚夫与妻: 故结发 府 断弦妹收用
断弦兄 未婚妻与夫: 故淑配 府
无缘兄 无缘妹 与亲家父母: 故姻尊
姻侄 与亲家之祖: 故太姻尊 姻内侄孙
2、中元节包袱书写范本 (曾祖父) (曾祖母) (祖父) (祖母) (父亲) (母亲)
3、中元节烧包注意事项 烧包,就是在七月十三晚上将封好的包烧化送给先人 。
关于烧包也是有规则的,不是随便就拿去烧 。
1、捆包 烧包的步骤首先是捆包,就是把写好的包按两封为一驮先用细绳捆好以便托运。
2、喂马 喂马,就是对承担托运任务的纸马进行喂料,即找些粮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马匹的地方让其吃饱 。
3、供马夫 供马夫,就是请赶马的纸人们吃饭,同时还烧纸钱给他们作赶马费用 。
4、上驮子 上驮子,就是将已捆好的包抬上马背,实际是将纸马夹捆好的两包中间 。
5、画烧包圈 画烧包圈,就是用白灰在准备烧包的地方(一般是门口院内)画一个有出口的圆圈,直径约一米,出口对着大路方向 。
6、插引路香 插引路香,就是烧一把燃香沿烧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间顺路每隔2—3米插一柱香,作路灯指引马队出发 。
7、砌包 砌包,就是将需要烧的包在烧包圈内堆放成有一定空间的形状(一般是中空的塔形)以便燃烧焚化 。
8、烧包 烧包,就是对堆砌好的包用纸钱点燃焚化,边烧边念先人的名字请他们各人来认领自己的钱 。在焚化到中途的时候,顺便将家里供奉的那些金山银山、香花、纸花等供品烧掉,同时在烧包圈外另烧一些散纸钱,边烧边念请那些无人侍奉的孤魂野鬼们来领用 。
3. 中元节如何写包 是说中元节烧给亡故先人的衣服包吗?
上面写上"故显考妣某某某收用"即可.
所谓“故”,就是“故去”,也就是“去世了的”的意思 。
所谓“显考”,就是对去世了的“父亲”的敬称 。
所谓“显妣”,就是对去世了的“母亲”的敬称 。
这是极其古老的词汇,使用起来显得很庄重 。
格式上的“兹”,既然与“严”相对,那么应该是“慈”,写为“兹”是不对的 。(你看蒋经国与章亚若生的孩子,一个叫章孝严(孝敬父亲),另一个就叫章孝慈(孝敬母亲) 。)
4. 谁知道七月半烧包袱怎么写 这里每年的七月半鬼节都要写封包,烧给死去的亲人,这种包袱是祭祀逝去的亲人用的 。包好后一烧,就算把钱寄出去了,就像邮局寄包裹一样,只不过收件人在阴司地府 。
既然是寄钱的包裹,就得写清寄件人收件人姓名(收件人的地址当然是没法写的,寄件的地址便也免了) 。这叫写包袱 。写包袱有很多讲究,学问很深,所以请读过书的老先生写的多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 。
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正面的写法就较复杂了 。譬如在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某人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正面就这样写 。中元寄钱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魂下受用即日化子 某某某 某某某孙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 。
5. 鬼节烧包怎么写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 。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
正面的写法就较复杂了 。譬如在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某人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正面就这样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