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篆书名家或师《石鼓》、或参钟鼎籀书,虽然评者誉称其篆书“远接前秦”、“情参钟鼎”,然而,大致工致多于神情——用笔、结字均未能突破前贤的藩篱 。萧退庵老人认为小篆“必须能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可谓一语道破了篆书的结字特征 。
因此,在习篆时,应以方楷一字半为为宜 。另外,还要考虑字形的取势 。
一般来说,取势是字形生动与否的重要一环 。就篆书字势而言,应该追求端庄雅正,字形的高度比例以及字形与垂脚长度的比例,一定要符合一定的适度 。
如此于展纵间兼取横向之势,便能于一字之内、字字之间,得舒展跌宕而又顾盼之情 。再结合以中锋用笔为主,偏锋、侧锋并用,收笔多侧锋,悬针、垂露兼融,笔画间注意搭接的装饰意味诸方面,兼工带写,篆书“取势”、“具情”的新面就能表现出来 。
隶书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 。
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 。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
是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 。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
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 。
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 。
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 。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 。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 。
“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篆书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隶书 。
【情的隶书怎么写】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