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 。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 。
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 。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 。
“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 。
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 。
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 。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 。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 。
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
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
2.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
“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 。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 。
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 。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 。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 。”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 。
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 。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 。
- 山药豆是从哪儿长出来的 山药豆是怎么长出来的
- 佛隶书怎么写
- 散步英语单词怎么写的
- 商务偏离表怎么写
- is密保邮箱怎么写
- 记叙文题记怎么写
- 不的行书字怎么写
- 周年祭奠怎么写
- 滚字繁体字怎么写
- 泥繁体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