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挖出和氏璧,到秦始皇用印,再到唐朝末年,整整捱过了一千多年 。到此,万民景仰的“金镶玉玺”忽然神秘地失踪了 。
这个历史的“豁口”,有三种说法 。一、后唐灭亡,玉玺失踪 。
朱温灭唐,玉玺为后梁所有 。后梁灭亡,国宝又落入了唐庄宗——李存勖之手 。
几经辗转,玉玺才归于后唐废帝——李从珂 。天下大乱,掌握玉玺的人就能号令八方么?那简直是扯淡 。
一个毫无韬略的窝囊废,拎着玉玺也得死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举兵叛乱,进围洛阳,后唐土崩瓦解,李从珂全家登上高楼,纵火自焚 。
“传国玉玺”,也突然失踪了 。到了赵匡胤当皇帝时,压根儿就没见着“玉玺”的影子,不得不另起炉灶,寻求其它替代品 。
二、元朝灭亡,玉玺流落漠北 。据《元史》及《辍耕录》等文献记载:1294年正月,有人拾到一块玉石求售,玉石光彩夺目,呈青绿色,方圆四寸,“面有篆文八字,刻画捷径,位置匀适,皆若虫鸟鱼龙之状”,经御史中丞崔或、监察御史杨桓悉心鉴定,居然是秦时“国传玉玺”,玺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1368年,明军北上,元顺帝狼狈逃出大都(今北京),他贴身携带着“传国玉玺”,这件宝物,也追随亡国之君,流落到了茫茫漠北…… 尽管如此,历代皇帝“金镶玉玺的情结”却从未衰减过,他们遍访天下而不得 。上有所好,下必尤之 。
怀抱“赝品玉玺”进贡朝廷的马屁精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可惜,那些漂亮的假货、来路暧昧的珍宝,均被明眼人识破了 。
乾隆皇帝就亲自鉴定过故宫里一枚号称“传国玉玺”的“赝品” 。北京故宫里存放着历代奇珍异宝近百万件,惟独缺少最能代表无上皇权的“玉玺” 。
实在弄不到手,也只能满嘴“葡萄酸”了,乾隆曾无限开明地表示:“盖天子所重,以治宇宙,申经纶,莫重于国宝 。”既然已经稳稳地坐在紫禁城里,又何必非找一件古老的道具,证明给外界看呢?倘若得民心者治天下,哪怕用萝卜刻一枚公章,都通行天下 。
如果弄权祸国,即便钤上真正的“国传玉玺”,也难免天怒人怨 。看来,牙根儿泛酸的乾隆皇帝,算是说了一句明白话 。
三、留学俄罗斯,从蒙古人手里购回玉玺 。其实,前两种说法归根结底是一个归宿——丢了,找不着了 。
正当疑云密布、玄机重重的时候,又出现了“国传玉玺”的最新下落: 2004年8月,在莫斯科切尔基佐夫大市场内,一位中国留学生,从几个蒙古人的手中,弄到了一枚奇特的印玺 。凭着自身的文物鉴赏知识,他认定这是中国古代的印玺 。
经过艰难谈判,最终把这件东西买了下来 。之后,通过文物专家对其印文的破解以及热释光检测,确认这就是两千余年前的秦王玉玺! 如果真的是国宝还故国,的确称得上惊天爆闻,大快人心啊!可是,这种说法究竟可靠不可靠?毕竟,历史上“玉玺现身”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
无法贸然下结论,只能姑枉一听 。虚实真伪,必须等待时间来验证 。
但愿,中国的“国传玉玺”还在这个世界上 。希望,它早一点重见天日 。
资料参考: 。
4. 皇帝的玉玺上都写什么啊 皇帝之宝玉玺采用上等和田青玉,玉质温润通透 。
交龙纽,雕刻精细,龙身瘦劲,龙头微昂平视前方,威猛张扬 。玉玺重约520克左右,通高6.3cm,印面底边长为7.8cm,印面以满文篆书阳雕“皇帝之宝”,玉玺绳穗上以红色玛瑙珠装饰 。
玉玺:极权、尊荣的象征 玺之寓意:受命于天,至尊无上;世代基业,兴隆昌盛 史载,“自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也 。”玺就是印,但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为玺 。
- 活塞环漏气有哪些现象?如何判断? 活塞环的开口会漏气吗
- 德宏有什么茶 德宏茶的特点
- 略字繁体怎么写
- 描写景物的怎么写
- 混乱的单词怎么写
- 尖尖角角怎么写
- 一吨的吨怎么写
- 2017的规划怎么写
- 回的笔画顺序怎么写的
- R小写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