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作文怎么写( 二 )


3、再之后,就到了总结部分 。从内容上看,它的目的是呼应作文开篇时的总起的同时,对分论部分所形成的分论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呈现研究结论;从形式上看,总结既可以是列出一个标题来进行总结,也可以只是一两个段落 。然后作文也就随之结束 。
这是从一篇作文的全貌上来看的,谈的是整体结构 。如果要是具体到构成作文“分论”部分的内部,其实每个分论也可能呈现出多种组织结构的 。
扩展资料:
总分总结构的作文的意义:开头的“总”要么提出话题,要么提出论点;结尾的“总”一般是重申观点或深化论点 。较为复杂的是中间部分:可以是分论点并列,可以是不同角度的论据并列,可以是对照式的并列,可以是递进式的延伸等 。
应该注意的是,不管是怎样的“分”,都应该在“总”的统摄之下,并为“总”服务的 。总分总结构在表达上要适当作出某种标志,尤其是在“分”的部分,要有相对一致的句式或相互照应的词语来表现“分”的关系,让文章显得思路清晰,也让读者一目了然 。
4. 总分总的作文怎么写啊 “总—分—总”结构 。
即先总述,再分说,后总结 。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先分后总”、“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 。
例如一同学写《冬天》,开始总写“我爱冬天” 。然后分别写“冬天像一个披着雪白衣裳的顽皮小仙女,美丽而又纯洁;冬天又像一个魔术师,白雪就是它的道具,玩出那么多的花样;冬天是一个圣诞老人,和善而友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冬天是一个无人能比的大力士,它竟能托起那么厚、那么重的雪 。
最后抒发“冬天,我爱你,爱你的洁白,高尚,美丽!” 这就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 。例文: 有时,我也想不动心思“碧云天,黄叶地……山映斜阳天接水 。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看着作文题里“有时我也想”的提示语,我的脑海闪过一幅幅画面,思绪万千,很久才缓过神回到考场 。
不知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我的心思越来越重,常常告诫自己少动心思,但总控制不住 。我曾经想过青史留名 。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这十五年的蹉跎岁月啊,又流下了什么呢?春去秋来,历经十五个轮回,十五个年间的磨难沧桑,让我饱经风霜,却又让我自始至终都没能真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曾经想过坚强勇敢 。
面对保尔·柯察金,我扪心自问实在是有愧 。遇到困难就退缩,考试成绩一下降就丧气,刀子划破手就痛哭…… 我很想在困难面前坚强一回,不退缩,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自己;有时,我也想在成绩的打击下坚强一回: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奋起直追,勇往直前;有时,我也曾想在手在滴血的情况下坚强一回:抹干眼泪,拿起剪刀、纱布,忍痛为自己包扎伤口 。
可是我好像没能做到 。我曾经想过刻苦攻书,孝敬父母 。
回想“悬梁刺股”、“卧冰求鲤”这两个经久不衰的成语故事,我不禁要低垂下头,自我反省 。想想故事的主人公,他们,为了刻苦学习,竟然头悬梁、锥刺股,多么勇敢,多么刻苦!而我,从来都不为好成绩做出牺牲 。
想想古人,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竟然自己躺在冰上,用自己的温暖去熔化冰雪,为母亲求得鲤鱼,而我,却从来都没有为母亲付出过什么,说来惭愧 。我也曾经想过认真一回 。
看看我的同学,瞧瞧我的同桌,聚精会神听讲,端端正正摘笔记,响响亮亮回答问题,而我,课堂上时不时开小差,字写得乱七八糟,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偶尔,我在想,那首《学生四头》的怪诗是不是在说我呢:“班里活动充大头,老师提问低下头,每逢考试伸伸头,成绩不好摇摇头” 。虽然我不“伸伸头”,但其它“三头”我几乎一一“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