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古诗怎么写( 三 )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5. 古诗《塞下曲》 1、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
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
2、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
译文: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
3、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其三》: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
译文:一位大将从宫中奉旨出征,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 。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 。参战数万将士多而杂乱,经过战斗后却无一生还 。我希望宫中享乐用的马,能把赐给守边将士以御外敌 。
4、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其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
译文:边关是一片悲戚的气氛,因为刚刚埋葬了因战殉国的霍将军 。他的部分都来吊唁他,他的死震动了北方地区 。将军离世,部下功勋被废,他们不久也将被分调 。将军的部下仍被派去守边,而他们悲愤,也只能仰天痛哭 。
扩展资料:
唐代边事频仍,其中有抵御外族入侵的战争,也有许多拓地开边的非正义战争 。这些战事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 。无休止的穷兵黩武 。主要由于统治者的好大喜功 。同时也有统治者煽动起来的某些人的战争狂热作祟 。
唐代诗人王昌龄对此现象创作的《塞下曲四首》第一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反战思想 。第二首蕴含了诗人对战争的反对 。第三首诗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 。第四首诗透露了作者对朝廷对有功将士的不公,以及对连年征战的批判 。
6. 塞下曲的古诗有几首 塞下曲只是歌曲形式,很多边塞诗的诗名里面有塞下曲三个字,边塞诗人大多都写过塞下曲,几下比较经典的塞下曲 。
1、《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想着家乡已是春色满园,而在这里,还未曾见到春色 。
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枕着马鞍睡觉 。但愿能够发挥自己的本领,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
2、《塞下曲》
唐代: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
译文:
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兵伤亡过半再也不能把家还 。次日早晨收到他们家乡寄来的书信,信中说御寒的衣服已寄出 。
3、《塞下曲·其二》
唐代: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