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字行书怎么写( 二 )


到宋代,随着潭州讲学之风的盛行,岳麓山更是胜友如云,张、朱熹等人经常留连山间,感慨“年华供转徙,眼界得清新”,使岳麓山文化色彩更加浓厚 。岳麓山云麓峰左侧峰峦上著名的“禹王碑”是岳麓山古老文化的象征,是宋代摹刻至此的 。
这块碑石刻有奇特的古篆字,字分9行,共77字 。相传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天下被淹没洪水之中,大禹为民治水,到处奔波,疏导洪流,竟“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最终制服了洪水,受到百姓的尊重 。
传说大禹曾到过南岳,并在岣嵝峰立下了这块石碑 。东汉赵哗《吴越春秋》就记载了这一传说:“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 。”
唐代韩愈为此登临岣嵝峰寻访禹碑,虽未亲见,却留下了“蝌蚪拳身薤叶拨,鸾飘风伯怒蛟螭”的诗句 。1212年(宋嘉定五年),何致游南岳,在岣嵝峰摹得碑文,过长沙时请人翻刻于岳麓山颠 。
宋以后,碑被士所掩 。明代长沙太守潘镒找到此碑,传拓各地,自此禹碑名闻于世 。
明杨慎曾撰禹王碑释文: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 。洲诸与登,鸟兽之门 。
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 。久旅忘家,宿岳麓庭 。
智营形折,心罔弗辰 。往求平定,华岳泰衡 。
宗疏事裒,劳余神 。郁塞昏徙 。
南渎愆亨 。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
据学者研究,这篇碑文既不同于甲骨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文,很难辨认,杨慎释文也只是一说,难作定论 。加上我国历代碑石中尚无夏禹时代的实物例证,因而此碑很可能是后人假托而成 。
但韩愈所闻,何致翻刻却 。
2. 香冢吟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 记得年少不知愁,时读金庸《书剑》 。
枉自老金引经据典搬了那么多前人的砖头,俺也就记住了两句 。
其一是乾隆初会陈家洛时,佩玉上的刻字,“强极则辱,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俺当时不过觉得意境颇深,刻意记了下来 。过了好久才知道,这句被称为是“武侠与国文的一个绝题”,因为没有人找得到出处 。
有好事者遍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也只找到只言片语,《国风*秦风*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易经》第十五卦中有“谦谦君子”,但仅此而已,无论如何凑不成一个整句 。
从《书剑》捡来的另一块砖头,却不是老金的手笔 。
这一首,大家应该很熟 。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 。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
读完《书剑》之后好多年,在俺差点忘怀的时候,突然又遇见了它 。
一个春困的下午,因为觉得老师不可爱,逃了课,到图书馆去睡觉 。为了安眠,找了一本民初的《清代外史》,随手翻开,俨然就是“浩浩愁,茫茫劫”!
原文如此:
“都城南下洼陶然亭东北,有一冢,或谓即香妃葬处,故以香冢称焉 。孤坟三尺,杂花绕之,旁立一小碣,正书题其上曰:‘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 。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
作者用简练的笔触,淡雅的语言,把鲜血与沉痛描述得淋漓尽致 。
小词虽美,而墓中红颜,身前身后,却久已不为人知 。写下这首小词的葬花人,也淹没在人间滚滚红尘中 。
传说中此是香妃冢,其实不对 。如果然是所谓香妃之冢,则乾隆不当用臣工手笔立碣,至于乾隆自己,字虽然不错,他的笔力却达不到这个境界 。且香香贵为皇妃,也当葬在东陵,不会沦落在京华荒郊中(近人考证,香妃即乾隆容妃,附葬于东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