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三 )


花轿抬到半路上 , 忽然来了一阵大风 , 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 。这时丫环告诉祝英台 , 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 。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 , 走出轿来 , 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 。
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 , 放声大哭 , 痛不欲生 , 全身扑到坟上 。霎时间 , 电闪雷鸣 , 风雨大作 , 坟墓忽然裂开一条大缝 , 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 , 一下子就跳进坟里去了 。
一会儿 , 雨停了 , 云开了 , 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 。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起来 , 绕着坟头翩翩起舞 。人们都说 , 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 。至今人们还把这种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有两根长长飘带的大蛱蝶 , 叫做梁山伯祝英台呢 。
《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这四个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 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
如果说 , 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 , 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 。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 , 在死后继续“追求” , 终于得到 。“化蝶”的结局 , 正是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强烈社会心理的生动反映 。梁祝故事的“化蝶”结局并不是首创的 , 也不是偶尔为之 。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不难发现 , 传统的悲剧多以大团圆结局 。例如长篇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 反映的是一个封建家庭造成的悲剧 。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 , 忠于爱情 , 忠于誓约 , 最后以死抗争 。诗的结尾是这样:“两家求合葬 , 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 ,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 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 , 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 , 夜夜达五更 。”这里鸳鸯似为两人精魂所化 , 象征两人的爱情永久不渝 , 再也没有什么力量把他们拆散 。
这样的结局 , 也和梁祝故事中的“化蝶”一样 , 反映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胜利的信念 。
那么对“化蝶”这类团圆结局 , 我们今天怎么看待呢?我们认为作为一种表现手法 , 它虽然不是尽善尽美的 , 但毕竟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按照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 , 读者或观众对作品总希望有个结局 , 并且是美满的结局 。出于善良的民族心理 , 总是对弱者和不幸者寄予极大的同情 。民间流传的故事往往从这种心理出发 , 给故事安排一个圆满的结局 。我们说“梁祝化蝶” , 比翼双飞 , 是百姓们的共同心理要求 。往往因为有一个团圆结尾 , 人们才爱看爱听 , 作品才有较强的吸引力 。
团圆结尾还富有战斗性——千百年来 , 这种结局鼓舞着人们顽强的抗争 , 战胜一切恶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