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端午记事八百字 端午节挂葫芦这是传统的习俗,我从小记事时就有.前些年都是手工制作的,各种颜色的都有,家家都把葫芦系在绿树枝或者艾蒿上然后插到房檐上,那时多都是草房,花花绿绿的也挺有节日气氛的 。
端午节吃鸡蛋吃粽子和纪念诗人屈原有联系,.但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葫芦当年却不太清楚,孩提时代只是觉得好玩,后来读中学时,一位本村的老学究韩老师讲诉了端午节挂葫芦的典故:说早些年黄巢举兵起义的时候,传说黄巢的兵就象当年日本鬼子进村一样,杀人放火,啥坏事都干,特别是见小孩就杀 。就在端午节这天,黄巢带队伍行军路过一个村庄,见到一个村妇身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上领着一个小孩子,非常惊慌地往外跑,就象逃命一样的 。
黄巢见此情景很是蹊跷就下马问村妇:"老夫人你跑啥啊?""听说黄巢的兵杀小孩啊!"村妇喘着粗气回答,但脚步并没有停下,黄巢又接着问:"那你怎么还背着大的,领着小的啊?"村妇说:"小的是我亲生的,大的是别人家的."黄巢闻听此言很受感动,就对这个村妇说:"你不要跑了,回去在你家的房檐下挂个黄葫芦,黄巢的兵就不会杀你家人了."随后又叫卫兵给村妇一袋米 。端午节挂葫芦就是这样来的,这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挂黄葫芦可以免灾保平安.但这习俗延续到今天有点演变了,什么颜色的葫芦都挂,很少有自己手工制作的,挂葫芦只是为了装饰节日气氛而已.我家每年端午节都挂葫芦,除了增添节日气氛外,也有求人口平安的意思.今年端午节我家和店铺里分别挂一个大葫芦,是用多样颜色纸制作成的,很鲜艳的,我一清早去野外采回带有露水的艾蒿做挂杆,因为艾蒿也有消毒驱病的作用啊!同时我也把这带有吉祥安康幸福的葫芦送给我的朋友,希望他们挂在心理 。
8. 端午节见闻怎么写作文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
每逢到端午节,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听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因为爱国投江死去,人们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把米团扔进江里,用这种方法来纪念屈原 。
每到这个时候,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欢看妈妈包粽子了 。妈妈先把绿油油的粽子叶洗得干干净净,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舀起糯米往里放,还可以加些蜜枣葡萄干等 。放在锅里,煮出来粽子的味道飘满整个房间,再煮些茶叶蛋,味道就更浓香四溢了 。一切准备好后,我和家人出去踏青,听说端午节那天早上出去踏青,还可以治病呢!回到家里我急忙拿出一个大粽子,轻轻的扒开粽叶,里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枣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里钻,好吃极了!时间过得真快呀!
终于到了开饭的时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尝着美味大餐,说说笑笑!开心极了!尤其是小孩子胸前挂着香荷包,手里拎着大葫芦,满屋子跑!高兴极了!
啊!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9. 端午作文怎么写 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 。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 。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 。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 博士教育网整理)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 。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 。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 。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 。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 。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 。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 。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 。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 。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 。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 。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 。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 。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 。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初五是过端午节的高潮 。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 。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的“五味草”,当然还要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的清泉 。这水,都是泉眼里流出来的,没有任何污染 。在端午节这天,水最凉,喝起来也最可口,喝了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 。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 。据说是水乡蚊虫多,用“午时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节前,村里的小孩都会缠着母亲或祖母给打个“蛋兜子” 。“蛋兜子”是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网络子 。用“五味草”煮鸭蛋,会把鸭蛋染得黄黄的 。装进网络子里,挂在胸前衣襟的纽扣上,胸前的衣服通常也被染上一圈黄渍 。出门一碰上小伙伴,就把鸭蛋掏出来,对碰撞,谁的蛋壳先破了,谁就输了,就剥了壳吃掉,有一种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 。小孩子对于鸡蛋很感兴趣,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吃,而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斗蛋” 。带上几只蛋,早早的来到教室,几个一群在课桌上拿蛋对撞,谁的蛋被撞破谁就输了,好胜的小孩们玩得可开心啦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 。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 。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 端阳的下午,四乡八邻小孩们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 。岸上人头攒动,翘首瞻望;溪面龙舟灿烂,一字排开;船队服色分明,沿岸彩旗飘扬;一声炮响,船如箭发 。执旗手站在船头,挥动令旗,助威呐喊;锣鼓手敲起锣鼓,节奏声声,扣人心弦;划桨手赤膊上阵,齐心协力,溯流奋进 。竞渡完毕,夺标龙舟披红绸,插红花,放鞭炮,摇头摆尾绕江向观众致意,似英雄凯歌颇自豪…… 离开家乡好多年了,隔着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我仍能嗅到那股棕叶的清香 。妻子和我都 是从家乡出来的,每年端午节,妻子也会用“五味草”煮一些鸭蛋,也会从市场买一点螺煮给女儿吃 。现在,超市可以买到各种的粽子,有包红枣蜜饯的、有包蛋黄果肉的;妻子也会包一些粽子,但我怎么也吃不出母亲包的感觉,怎么也感觉不到端午节那个闹烘烘的气氛 。( 博士教育网整理) 20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怀念家乡的故土,怀念家乡的人——勤劳善良的人民,简单而古朴,充满生活情趣的人,永远忘记不了家乡的端午节!